托尔斯泰

作者: 爱读书的越越 | 来源:发表于2016-03-26 00:10 被阅读179次

    写于一年前,文笔还很幼稚,却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最喜欢这个时刻:忙碌了一天,已经晚上七八点了,外面街灯下的人影熙熙攘攘,在喧嚣中漂泊了一天,是时候把窗户关好,拉上窗帘了,给自己开辟一片安静的绿洲,放下一直悬着的心,这是只属于我和书的时刻。

    第一次接触托尔斯泰是在初中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介绍外国的文学家;伟大的文豪和思想家,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老师说的很空泛,我理解的也很空泛:托尔斯泰是个伟人,伟人的一切肯定是光辉灿烂的。就像是荣登光荣榜,一说到伟人,就应该想到他。

    真正接触他的作品是在一本文学杂志上,其中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托尔斯泰和他的小说,文章很长也很全面,记忆中的内容已经有些模糊,但里面对于托尔斯泰的批评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记得文章中对他的批评很严厉,说他一生都处在矛盾中,想融入群众却一直保持着贵族气质;宣称博爱,却又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去争取这种幸福。文章中毫不客气得说他的不抵抗思想是反动和腐朽的,告诫读者阅读时一定要警惕。伟大的托尔斯泰居然也有瑕疵,这让那时的我很是惊讶。有成语说:“洁白无瑕”,反过来看,一块美玉有了瑕疵,无论多么完美,引起我们注目的也只能会是那块斑点,正是这瑕疵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我阅读托尔斯泰的开始。

    有的人读书讲究另辟蹊径,但我觉得读书还是要脚踏实地的从经典做起,所以我最先读的是他的《战争与和平》。这是一部大部头的作品,不仅磅头大,书中的内容也如史诗长河一般,视野极其开阔,人物、情节极其复杂;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说,作者在作品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思考,托尔斯泰的思想贯穿着整部小说,也是主人公痛苦和行动的根源。

    但读后真正感动我的却是这史诗长河的另一面,也就是它“小”的一面:在这片饱受战火侵蚀的大地之上,每一个生命都是那样的顽强,驻扎在前线的军营里,战士们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虽然随时会面临生与死的抉择,但在死神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幸福、无畏的;鲜活的生命力把这死气沉沉的迷雾拨开,让我们坚信寒冬必将过去。我仿佛已经看到,一个眉头紧皱的中年人,坐在桌前,用着怎样颤抖和愤慨的笔触写下这伤感的画面,他是多么的矛盾和痛苦,他深爱着每一个人,想去拯救每一个人,但他却无能为力;他的主人公在死亡面前领悟到同情和爱的伟大,而托尔斯泰肯定会把这爱无限放大,他是在为人类的幸福而写作。

    如果说托尔斯泰和他的男主人公们在这长河中逆流而上,那么紧跟在他们身后,给这不同寻常的爱填上最温暖一笔的则是那些可爱的女人们。可以说,在这些女性身上,托尔斯泰寄托了自己最美好的祝愿和感情,她们会羞涩、会彷徨、会妒忌,但在爱的面前,无一例外得敞开了自己的心扉;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复杂而多情,也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最宝贵和美好。

    《战争与和平》带给我的,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思考。读完第一遍,因为缺少对作者情怀和思想的了解,很多内容我都是没有理解的,因为无知,我又找来了罗曼罗兰的《托尔斯泰传》和托尔斯泰自己的书信集来读。这次的阅读过程是很漫长和痛苦的,因为我看到了一位饱受痛苦折磨的探索者,穷尽一生,都在为了至高至美的爱和真理而奋斗,他是在为我、为每一个人的痛苦而痛苦,这一次又一次心灵的呼唤让我不禁热泪盈眶。

    我不禁想到了之前那篇文章,文章中批评托尔斯泰的矛盾,说他的矛盾导致了他的虚伪,也让他对于自由民主和社会主义有了错误的认识。但现在我觉得,矛盾不但不是托尔斯泰的缺点,反而是他不断探索、用尽一生去追寻至爱的源泉,他的爱和不抵抗绝对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脉相承、相生相依的:因为爱所以不去抵抗。还有人批评他对于自由民主和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但他之所以去批评,是因为他早已洞察出这一切的制度都是建立在对杀戮的默认之上,这所谓的幸福和自由,只能是水中的倒影,一碰既碎虚无缥缈。

    托尔斯泰逝世前两个月,特地给当时远在南非的甘地写了封信,信里详细说明了他对于不抵抗主义和社会矛盾的看法;在文章中他举了一个小女孩的例子:在一所学校的宗教测试中,主教经常会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根据上帝的律令,是否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永远不许杀戮。”只有一个小女孩,坚定得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主教立即反驳,但小女孩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庄严肃穆的主教最终哑口无言,他被自己驳倒了,爱是心的根本,违背了自己的内心,他怎么会赢?一个见多识广、地位尊贵的大人,在一个童心未泯的小孩面前哑口无言,这并不是什么可笑的事。在爱的面前,你无法辩解,沧海桑田,小女孩还是会最终胜利的。不过我还是感到了一丝悲怆,诺大的校园,只有一个小女孩在坚守着爱,过上十年、二十年,她还会不忘自己的初心吗?

    托尔斯泰的一生都在追寻、赞颂着爱,那么他心目中的爱具体指什么呢。托尔斯泰在书中是这么写的:“爱是人的唯一的理性活动,爱是最合理最光明的心灵光辉……爱是真实的善,是至高无上的善,它能解决人生一切矛盾,它不仅清除死亡的恐惧,还能促使人为他人作出牺牲:因为除了为所爱者献身外没有其他的爱。”托翁眼中,爱是为他人而奉献、牺牲,当我们为了别人的幸福而幸福时,我们必将收获爱。

    托尔斯泰心目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欢乐与爱的新世界,实现这个世界需要靠每个人的爱与谦卑,而不是暴力和战争;对于他的理想,我认为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只要看到他穷尽一生的努力和探索,看到他那颗赤诚的心就够了,与冷冰冰的理论和口号不同,托尔斯泰用自己的心去摸索整个世界。

    读到这里,我有理由相信,托尔斯泰对于小女孩的未来会是乐观的,因为他已经播下了爱的种子,在印度、南非等各个地方,接受了这种子的人,用这力量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再回过头来看《战争与和平》,我有了一种恍然大悟般的震撼,我明白了安德烈为什么含着笑对忏悔的娜塔莎说:“我比以前更爱你了”,为什么托尔斯泰称赞库图佐夫将军为“俄国人民的代表”,还有普拉东死前脸上庄重和快慰的表情。感谢《战争与和平》,这些动人的画面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些美好的人早已活在我的心里,他的爱让我成长,让我厚重。

    之前我认为托尔斯泰是伟人,一切的伟人都高高在上,离我们很远很远;现在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也会有自己的偏见,这才是真正的人,也只有真正的人才能写出好的作品。用心太重要了,敞开心扉,你的文字才会有力量和感情,不要怕世界怎么看,心是可以大于世界的。也不要逼着自己刻意追求完美,有缺憾、不完美也是一种美,美玉无瑕,但有时不完美反而会更美。

    托尔斯泰无处不在,身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份关切,从中我都能看到他的影子。他教会我不要望得太远,这样反而会忘了自己的路,他让我的内心多了一份平和,知道了很多时候平凡才是最幸福的。和平带来幸福,但真正的幸福要靠爱实现;托尔斯泰的爱太大了,但我们也要懂得这爱的真谛——心中有爱,努力去爱。战争是残酷的,它让一些人蜕变,更让很多人死去,正是这样,爱才更加的难能可贵。

    直到现在,我还会经常翻看托尔斯泰的作品,由小及大、由点及面,如果你不反复阅读,很难体会到他的真正魅力。通过阅读,我由衷喜爱和敬佩上了这个留着长长胡须的老人。他的一生是不幸的,因为直到死去,真理和爱还远远没有实现,他还在痛苦和矛盾中苦苦挣扎;但我们却是幸运的,托尔斯泰用他的爱为我们驻立了一座不灭的灯塔,光亮正突破阴霾,照进我们心里,再照向远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136677218f4d:那些对托翁批评的文字,感觉是不懂他,当然我也只是一种感觉,仅个人看法

      本文标题:托尔斯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jd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