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魁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要你愿意读,就可能从中吸收到不少的智慧。
有些人喜欢读书,但并不喜欢和人交往,他说,书中有那么多的智慧,光读书就受用。其实不然,首先书中的智慧往往是过时的经验,且缺乏形象性。向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学习,情况就有所不同,你会看到许多生动的东西,你会了解问题的许多细节和要点,那种口传心授得来的东西确实是书中学不来的。熟语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国时的诸葛亮在茅庐居住时,他不光读书,而且还有许多高雅的朋友,我想诸葛亮一定也从朋友那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若诸葛亮一味读书,不善于汲取身边人的智慧,他不一定能成为一个才识超群的人。
有人说身边的人太平庸,不值得我学习,这是不正确的认识,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即使是那些很平凡的人,他们身上也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这可不是孔老夫子作秀,而是他老人家一生就这么做,他拜许多很平凡的人为师。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常到集市上去就各种想法和普通人交流,他脑子里积攒了好多问题,逢人就问,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学习精神,苏格拉底才成为著名哲学家。
汲取他人的智慧,也可记取他人的教训,他人失败的教训对我们是一种警示,从另方面增加着我们的智慧。
过去,我喜欢那些好静,不原与人多交往的人,成年以后才发现,那些人中少有智慧之人,因为不愿意和人交往,这等于是关闭了一条通往智慧的大门。因为不能与人共容,许多沉默孤独的人会钻牛角,做一些偏激的事。
积极和人交往,交流,这是增加你智慧的一个可靠的方式,也是培养健全人格,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