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人父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行,然而我们总是无法控制自己,打压孩子的自信心,各种语言暴力攻击,让原本健康优秀的孩子带着“标签”生活。
比如,我们家长在一起的时候就讨论孩子。你看,你们家孩子多听话呀,我们家的什么都不会,懒惰又自私!
也经常听到家长的抱怨。
你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你怎么不把玩手机的功夫用在学习上?
你怎么那么笨呀,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你看我都说了多少遍了,你一点都不长记性,现在后悔了活该。
还有更严重的是,你咋不去死呀?早知道你这么淘气当初就不该生你。
我们似乎都深同感受,这不就是我们经常在训孩子的口头禅吗?我们在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总是盯着孩子指责他的不是。然而找一个理由,把自己和这件事情撇清关系,也宣告自己的胜利,好像自己一点错都没有。
直到我看了关于亲子教育的书籍才明白。尊重孩子才培养出完善的人格,才能正确引导他树立自己的人生观。殊不知父母的言语影响着每一个孩子!
02
有这样一个家庭,父母都没有读过书,他们每天都是争吵不断,各种语言暴力攻击,当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时,也常常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孩子,他们常常对孩子进行各种辱骂。
就这样当孩子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也延续了自身家庭的那种病态。在别人看来他对待娃的处理方式如他父母一模一样,那简直就是父母的再版。
试想一下,如果这位孩子也一直生活在家庭的阴影之中,他们长大的命运又会是怎样?
他们是不是也会带着家的烙印延续他的人生。假如知识改变命运,他走出了原生家庭,他通过学习知道,原来这是可以改变避免的,那么他或许就会改变,反之又是一代人的悲剧。
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社交习惯,我们的一点一滴都深深的印在孩子的心中。
给予鼓励温柔而有力量。告诉他什么可行什么不可为告诉他事情的本质意义。
03
妈,我想喝酸奶。你作业都写不完,整天就知道吃。
孩子除了受一肚子委屈之外,没有其他。
妈妈,我今天想吃一块肉。不行,你必须吃青菜,你在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青菜才会长高。
我们的强制命令,只会让他在心里感到恐惧,长大后也没有自信。
有句话说,父母为了孩子一切。那么一切,也只是在孩子年幼无知的时候,当他渐渐长大,你就会对爱附加了条件。
比如:你成绩好了,妈妈带你去玩。你听话了,我给你买玩具。你考试100分了,妈妈就奖励你一个礼物。你看所有的付出都是有要求的。因此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的爱变了。
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一定要冷静。教会孩子如何道歉,但不要强迫他不真诚的道歉。
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里说过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而是任何时候都愿意理解倾听,帮助孩子成长,无论他一岁三岁,14岁还是20岁。
我们要给予孩子真正的爱。真正无条件的爱意味着你不会忽略父母这份最重要的工作,愿意为之学习和改变。
教育当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大事,注重细节关注小事提升家长自身素养。保持学习,我们不要做孩子的差评师,他是属于未来的。在漫漫人生的长路上,愿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