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娱乐圈
Beyond三子用一张石破天惊的专辑《SOUND》,送给灵魂队长

Beyond三子用一张石破天惊的专辑《SOUND》,送给灵魂队长

作者: 8804fa6fcf25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10:39 被阅读5次

    从香港到洛杉矶,从温哥华再回到出发地,Beyond一路以情绪去发声,渴求更大共鸣。他们希望更多人听到这内心的声音,因为这声音不仅是送给歌迷的,也是给家驹和自己。新鲜的音色尽情绽放,呐喊的SOUND无远弗届。

    1993年之后,一些歌迷猛然意识到,由于家驹的光环过于夺目,以致于之前对三子的关注严重不足。也许是时候该重新打量一下他们了,没了家驹,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音乐?三人又将以何种气质示人?

    一旦耳朵习惯了一种声音,那么对其他音色将难再倾心。一旦心里适应了一个阵容,那么对这个阵容突然出现的变化,人们也会很难接受。这就是先入为主。

    黄家驹之于Beyond,既是那种被习惯的声音,也是此阵容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最大变量,因此他的离去,直接令其他三子陷入了空前的大危机。

    家驹的好嗓没了,那种他最为擅长的流畅旋律消失了,家驹式独特的创作视角也难再出现……歌迷们甚至担心,三子从此将一蹶不振。

    《二楼后座》专辑有三项价值,怀念、延续和稳定,怀念早逝的队长,延续Beyond的气质,稳定外界的人心。直到1995年大碟《SOUND》问世,一切问题才有了准确答案,所有质疑也随之不攻自破。

    重大挫折最能考验人的意志力。在天塌地陷的重创之后,BEYOND不仅没垮,而且愈挫愈勇!

    SOUND专辑封面背后的变化始末

    这是专辑《SOUND》的封面和封底。

    单词Sound被含在BEYOND之内,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扩散开来。尽管封面上是三个孩子,而且被做了模糊处理,但依然可以依稀看出那分别代表着黄贯中、黄家强和叶世荣。三人正在玩跷跷板,这画面让人不免好奇,还有三个人能一起玩的跷跷板吗?封底上一个孩子舒展双臂面向大路,给人一种强烈的释放之感。

    直到打开歌纸才明白,原来跷跷板不是给三个人准备的,而是四个人。在三子这张重量级专辑里,依然流露着对Beyond乐队灵魂的致敬,虽然方式是如此的隐晦。

    看到跷跷板,你想到了什么?自然是较力和失衡。其实,较力和失衡的创作理念,从一开始就是SOUND专辑的初衷,在最终设计图稿被敲定的前几版甚至表达得更为直接。

    天真的孩子吃力地想爬上木马,用尽力气拼命地向下压跷跷板却徒劳无用。孩子究竟代表着谁,是代表身处诸多不确定因素中的香港,还是代表站在新起点界碑上的Beyond三子?实在是耐人寻味。

    种种迹象都表明,Beyond正在经历着一次巨大的蜕变。

    不是每一种声音都是音乐

    不是每一支乐队都叫BEYOND

    回顾这张专辑的诞生过程,抚摸这些作品的棱角,能轻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子在1995年时决心张扬,不留余地的张扬。

    如果说在此之前大众还难以接受变化后的三人组合,那么从这一年开始,他们用作品和行动来说服你必须接受。

    远赴美国洛杉矶进行采风和灌录,后到加拿大温哥华做混音,这一路的远行,极大地开阔了三人的音乐视野,他们也决心尝试更多元的摇滚味道。中空而不自满,情绪驱动发声。既然兼顾所有人是最累的事,与其讨好众生,倒不如做一块拒绝滚动的顽石。

    在黄家驹之后,黄贯中果断接棒了创作核心的角色,无论是《二楼后座》还是《SOUND》,黄贯中均为主宰,他偏爱的重型摇滚终于在《SOUND》里第一次得以自由挥洒,其中的多数曲目都带着垃圾摇滚和重金属的气息,编曲时的吉他较之以前更加大胆粗放。几人在前卫中探索着各种新鲜,三子的配合滴水不漏,绝佳的默契贯穿着11首作品。

    那一年,Beyond先是应邀在韩国摇滚音乐节担当了表演嘉宾,而后在6月,SOUND才正式推出。

    为给这张全新大碟造势,也为了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筹到更多款项,滚石为三子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举行了盛大的SOUND音乐会,以光纤技术把现场实况同步传送到三家商场,以实际行动呼应着无远弗届。如今这种技术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但在1995年绝对堪称大手笔,毕竟成功塑造了一次多地同音同画的壮举。

    毫无疑问,他们试图用更真实的声音带给世界更大的共鸣。THIS IS SOUND!

    在Grunge的浴火中,凤凰涅槃

    眼睛看着那个奋力爬上木马的孩子,耳朵听着SOUND营造的巨大冲击,你会理所当然的想起另一张神奇专辑,一张曾经影响世界并改变了摇滚乐版图的专辑,Nirvana涅槃乐队的《Nevermind》。

    在三子眼中,《Nevermind》非同小可,黄贯中更毫不掩饰自己对这张专辑的喜爱。纵观《SOUND》的作品细节,受涅槃的影响颇大,无论是乐器音色还是旋律特点,都能清晰感知到这一点。很明显,三人希望在Grunge的浴火中凤凰涅槃,二次重生。

    有一种旋律非常奇特,初次听得时候除了暴躁几乎留不下任何印象,但经过几次循环后又会对它欲罢不能,甚至觉得那调子带着另类的魔性。《Nevermind》和《SOUND》都具有这一特性。

    在这里,在SOUND的这个节点,我想重点提一下黄家强,虽然黄贯中成了本张专辑的大脑,但是黄家强的配合度和贡献度值得点赞,他不仅创作了比之前更好的作品,而且完成度也非常之高。尽管这种和谐默契并没有维持到乐队解散,却依然值得肯定。

    叶世荣的Drum Solo被放在了第一位,既是对节奏和律动制造者的重视,也宣告了未来探索电子音乐的决心。看到今日电子音乐的兴盛和红火,这也侧面说明了Beyond成员在当时对未来音乐发展趋势的精准洞察。

    演唱部分也是外界较为关注的点,毕竟没人可以做到家驹那般收放自如地歌唱。黄贯中的怒吼让人印象深刻,黄家强向家驹声线的刻意靠拢能看出足够用心,三人出色的和音也是本专辑的亮点之一。

    就曲风而言,SOUND做到了广泛涉猎且独具魅力,重金属、垃圾摇滚(Grunge Rock)、硬摇滚、放克、电子等风格都玩得游刃有余。每一首作品都带着强烈的情绪,三人就像一支粗壮坚韧的弹簧般进退有度,或率性爆发或失落感伤,无情绪不发声。从音乐创作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歌极富感染力,也非常耐听。

    作品内核依然与家驹时代的Beyond一脉相承,而且变得更为愤世嫉俗和自由自我,尤其注重个人感受的迸射式表达。有激烈的批判,有无奈的心声,有随性的记录,也有沉痛的思念……在作品背后,是复杂的编排和傲人的才华,震撼之余,居然还溢出一份难得的洒脱。

    每一首单曲的赏析都在历史文章里了,本文成蹊不再一一详述。

    所谓的专辑乐评只是欺人的把戏,透过乐评去寻找历史的印记和背后的精彩才是重点,明白了音乐人的创作初衷、经历和灵性所在,然后对艺术作品会有更深刻的认知。

    听着SOUND,我们会自然而然萌生出一个问题,黄家驹希望自己的队友以哪种姿态继续脚下的路呢?我想,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吧。

    (一些视频和音频在这边无法顺畅发布 请移步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路有家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Beyond三子用一张石破天惊的专辑《SOUND》,送给灵魂队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wt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