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千里
作者公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首发来源:冰千里(bingqianli520)
01
看了有一期的《我家小两口》,对小戚和若风看心理医生的场景印象深刻。
以下是见心理咨询师之前小戚和若风的对话:
“老公,你爱我吗?”
“爱!”
“看着我的眼睛说一遍。”
“好。”
“你会抛弃我吗?”
“不会!”
“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不会吗?”
“是的。”
“你的眼神出卖了你!”
“可我很真诚啊!”
……
小戚称,这样的话自己每天都在说。
比如前几期节目中类似的“老公,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好了”“你是不是丢下我不管了”。
其实这些话,几乎在每对情侣的热恋期都有过,那时是生活常态。
恋人之间对“你有多爱我”“你究竟爱我什么”耳熟能详,每次问答都柔情蜜意,有时在一起全是这样的对白。
许多人以为小戚的表达是严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事实上,这种不断表达是一种能力,而且是越来越稀缺的能力。
这些话代表一种反复“确认”,确认的不仅是安全,更是在另一个人那里自己美好的体验能否流动和持续。
正如温尼科特描述的:“曾经婴儿借助自己的思考能力把不完美的环境变成合适的环境,这是人的正常过程,目的在于维持自己的存在。”
而这种“思考能力”是某种想象层面的加工,是为了保护自身免于陷入混乱和无秩序。
“而这个想象层面的加工,直接依赖于环境的可靠性及环境能否保障生存的连续性”,温尼科特进一步诠释道。
热恋中的情侣,正是用这种不断确认、不断感受营造了一个可靠的环境氛围,在其中感受美好与甜蜜,从而让幸福感持续。
很明显,这种“确认的表达”是有条件的:
第一, 对方必须可靠。
第二, 自己已经感受到了。
也只有在感受到了爱与信赖的前提下,才能表达“你还爱我吗”这样的确认。
潜意识也是一种“借力”:
我对失去有疑虑,认为亲密持续有阻碍,即便感到当下很好,也依然需要另一个人来和我确认,以此增强自己的掌控力,帮我剔除内心影响安全的那些障碍。
这个人必须是可靠的,是我能感受到的,我才愿意“开口发出信号”。
所以,凡能直接表达“你还爱我吗”的人,说明当下处在相对亲密的关系里,也说明自我功能良好。
02
表达“自我确认感”之所以是一种能力,是因为拥有了最原始的安全感和自我意识。
婴儿先要拥有最早的照料和安全体验,才能够分离出“自我”,分清妈妈是妈妈,外界是外界,我是我。
一个人的确认感基本形成是这样的:
从出生到6个月,婴儿所有感受全来自外部环境的反馈。
比如饿了要吃奶,妈妈的乳房就会及时“赶到”,此刻婴儿认为是自己“制造了”一个可缓解“饥饿焦虑”的乳房,这样被不断重复满足以后。
某一次的不满足才会意识到“原来乳房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另一个人——妈妈的。至此,婴儿便有了“自我”功能,分清了妈妈是“自我”之外的另一个人。
相反,最早的照料跟不上,婴儿渴了、饿了、尿了无人照料,婴儿就无法产生创造的想象力,更会阻碍“自我”的行程,这是最原始的创伤。
没有了“我”也就不存在“展示自我”,更不存在“确认自我”,而是采用原始的“分裂机制”,把遭罪的自己当作另一人,而不是我,这也是精神分裂的病理基础。
接下来,健康的婴儿有了自我意识,大概从6个月到三岁,便开始了展示。
比如说话、走路、吃饭、涂鸦、游戏等等,这都是自然呈现在世界和父母面前的。
而只有这个阶段的展示和呈现被“不恰当”对待,“确认感”才会产生。
例如孩子被规定几点吃饭、吃什么,几点尿尿、去哪里尿,如何冲马桶,几点必须睡觉等等,当然这也是基本的养育,但是若尿裤子、不吃肉、不睡觉就被训斥甚至打骂。
频频发生之后,展示的自然过程就被中断。
更严重的,被抛弃、被迫分离等事件频发,被中断的体验就更加强烈。此刻“确认感”就形成了。
例如有的孩子开始会有这样的确认:
“妈妈,我要尿尿啦”“妈妈我要睡啦”,孩子会在每一次去厕所和睡觉前都要“通知”妈妈,此刻就是在寻求确认。
妈妈只需要说“知道了,你去吧”即可,这无意识传递了“妈妈在”的感受,孩子就会安心。
很多父母不理解,觉得很好玩很好笑,撒个尿都要汇报,有的不回答,有的很厌烦,孩子越问妈妈就越烦。
这时确认感再次被强化,即便成人后也会不断确认,看起来确认的是当下的事情,其实是早年被中断的体验,他在尝试通过“确认”延续中断的体验。
正如节目中小戚说的“从记事开始爸爸妈妈就吵架,最后我实在憋不住了,10岁那年就劝爸妈离了婚。”
这就是安全感的破坏,在关系中不断出现动荡和危险,亲密的连续性被频频打断,所以现在才会在丈夫身上寻求“疗愈”。
方式就是不断“确认”,让自己不断感到“你不会像父母那样抛弃我”“我在你这里是安全的”。
小戚们是幸运的,他们找到了能让自己不断确认的另一半,正如小戚所言:“爱情中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你的另一半。”
03
事实上,由于每个孩子的早年永远都不会一直被恰当满足,因为妈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烦恼,孩子的连续体验总会被不同程度中断。
所以确认其实是一种常态,是必不可少的。
而很多人不再表达“你还爱我吗”这样的问话,他们好像失去了确认的对象。
对确认感失去了兴趣的人们都发生了什么呢?
往往有两个走向:
转化
婚姻中的大多数把语言转化为了行为。
伴侣间不再用语言表达“你还爱我吗”,但体现在对彼此行为的感受上。
比如:
加班他会给你打电话吗?天气不好会问候你吗?生病了会伺候你吗?特殊纪念日他会记得吗?有仪式吗?你的新发型他会看见吗?你们一起看电影吗?一起旅行吗?你们睡一张床吗?对彼此身体感兴趣吗……
含蓄的我们习惯了不使用语言来感受点点滴滴的爱与温暖,这就是所谓的转化,虽然不说那么肉麻的话了,但不代表爱不存在了。
一个典型考量亲密的标准是:当遇到危险时,你会第一个想到谁?
比如:“当你开车遇到了小事故,你第一个给谁打电话?”
有人可能选择报警、选择给保险公司打电话、打给其他人、选择自己处理,但更多的人的第一个电话,是打给自己的伴侣。
这不仅是个电话,而是你确认的对象指向谁。
虽然爱的激情浓度降低,但至少证明你还会依赖他,这就是岁月中的爱。
还有一种是转移。
一位神父问温尼科特:面对某个在苦难中的人,有没有什么准则来判断是提供帮助还是把他转介给精神分析师或心理治疗师。
温尼科特说:“您听他说话,但是他的话却让您厌烦,这就表明您应该转介;但如果您的兴趣还在,不管他多痛苦、冲突多严重,您都可以很好地帮助他。”
这番话重点是当你寻求“确认”时,对方是感兴趣还是厌烦。
把这种确认途径转移的人,就是遭遇了简单粗暴的回应、冷淡和厌烦,甚至指责和羞辱。
当对方反应冷淡,觉得可笑、无聊、幼稚甚至不屑回答,日复一日,这个确认的对象就不在他身上了。
转移的对象很多,比如在另一个人那里,外部表现可能是出轨;比如工作和学习,一头扎在其中;比如一只宠物狗、宠物猫;比如旅行、写作、购物。
但要知道,无论对象如何转移,想要被确认的动机还在,它不会消失,因为只有通过确认,才会给自己的体验赋予意义。
04
当然,除他人反馈是否恰当外,你本人确认的方式也很重要。
节目中小戚的表达值得鼓励,但并不值得一直鼓励。
正如丈夫若风对心理咨询师坦言:“我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也愿意去安慰呀沟通呀之类的,但我自己也是人,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这话很真实,确认感满足是相互的,一昧索取并不合适,或者说只是某个阶段合适。
如果一直求而不得,很容易进入更加猛烈的“反向确认”:各种作、吵架、离家出走,甚至自我攻击、生病等等。
以此闹出更大动静测试对方的态度。
这样的测试成功几率很低,因为它伤害到另一个人被确认的需要,对方也需要被你确认,这不是单向,而是相互满足、滋养。
所以,健康的确认感需要解决两个部分:
首先,要探索造成你不断寻求确认感的重要源头。
许多来访会经常问我同一个问题:“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人?他们是如何成长的?”
每次我都大同小异地回复:“不,没有!”
每个人的正常背景不同,养育模式不同,即便看起来同样的问题,即便是双胞胎,内在体验也是有区别的,找到独属于你的主要情结至关重要。
比如小戚可能就是“父母吵架”“父母离异”所造成的问题。
同样看起来是渴望自由独立,有人是被过度控制、有人就是被抛弃,有人是内疚感、有人还是讨好。
其中千变万化,即便是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生命阶段情感体验也是不同的,这就是心理治疗的不可复制性。
第二个部分是:寻求确认的方式应该是灵活的。
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模式有问题,而是这个模式太僵化、太单一、不够灵活。
比如自我反思是很好的确认手段,但任何事任何时候都自我反思就是强迫性回避,在逃避外界和他人。
再比如抑郁状态其实是身体发出的自我关照的信号,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但若长期的在其中不能自拔,就是抑郁症。
确认感的基本需要是寻求掌控,缓解焦虑。
而这样的途径是蛮多的,比如工作中的成就感、兴趣中的享受体验、关系中的倾诉对象、在大自然中或小动物面前的放空与自由,等等。
《我家小两口》中,针对小戚的表现,结婚15年的包文婧说道:“若是我,第一不会这样说;第二说了就要信;第三,若是不信那不是庸人自扰吗?”
随着婚姻生活的琐碎与平淡,许多人就像包文婧一样,既然能这样说,说明她们找到了寻找确认感的不同途径,而不是单一途径。
这些渠道相互存在并不冲突,只有这样才不被僵化的确认模式限定,也更能体验到满足。
所以,接纳自己有被确认的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并灵活转化,才是心灵成长的方向,也是保持关系亲密的有效措施。
(END)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需要授权。欢迎留言
冰千里:知名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暖又孤独的老男人,研究亲密关系、自我接纳。可接受视频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