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朋友参加勇敢少年演讲训练营这件事,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锻炼他的自信和胆量,人前说话不再发怵。
也的确,我是先报了名再和他“通了个气”,有点不按牌理出牌的意思,可是,如果不这样,妈妈们,你们想一想,每个班都要思想准备工作做好,答应若干个条件万无一失才可以报的话,我估计你们现在的兴趣班只会剩到寥寥无几。
报完名后的一天,我们就这个问题认认真真地讨论过一次,关于我帮他报名的初心,他需要付出的时间以及各种可能会面临的困难都做了初步的预判。
小朋友跟我反复强调,他喜欢的是乒乓球,学习演讲势必影响了他在家练球的时间——这是肯定的——那也只能自己调和(我的强势在此时占了上风)
反正我们的开始是一百二十个不愿意。但是通过短短的几天我发现这里面暗藏玄机。
你看他表面上很排斥,但是该交的作业一样没有落下,他会一边抹眼泪一边背演讲稿,他会很担心晚上的直播自己时间正好赶不上,他会一边吐槽一边一个人练口部操笑到快要岔气,他嘴巴里说着不愿意,但是行动上并没有松懈。
这就是我看到的孩子的内心戏。就像每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一样,当他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是拒绝或者说是排斥的,因为这是对未知领域的恐惧。
这和站在高空玩蹦极还是有很大不同,蹦极是知道自己脚跟离开地面一霎那那种生死未仆的感觉(尽管教练都会安慰你出不了事),演讲和这些个挑战比起来说白了真的就是“动动嘴皮子”的功夫,不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当然蹦极也是看起来惊心动魄实则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没有谁会故意花钱用这种方式了结生命),两者显然不可同日而语,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在孩子的视角看来,没有经历过的都是可怕的,是他不愿意去尝试的。就像你看到电视镜头里第一次蹦极的人都是面部扭曲的惊恐表情。
这股子眼睛一闭冲下去的劲儿很像一味好药的“引子”,也就是他想去试一试的起心动念。会不会有一丝可能他还是会想要挑战自己,他担心的只是自己完不成或者说做得不完美?
所以,在解读孩子内心戏的时候我也是煞费苦心,我看到了他的挣扎也看到了他的勇敢,我看到了他的抗拒也看到了他的承受,我看到了他的不安也看到了他的砥砺前行……
勇敢少年营这一出,让我看到了他身上很多的品质。我只想借此简书告诉他:加油阿,孩子,突破自己的心里防线就是一次棒棒的体验。没有什么难到登天的难解之题,只要你愿意打开自己,整个世界的大门都会为你欣然开启。
努力吧!勇敢少年!
补一张怪异的图片送给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