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孟子——被遗忘的儒学大师

孟子——被遗忘的儒学大师

作者: 笑流苏 | 来源:发表于2017-11-07 19:39 被阅读0次

    一个时代总有一些伟人,一些大师,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记住的仅仅是一个名字,而非大师本身。在这些我们记住名字却不知其人的人中,孟子便是一个。

    古代的圣人往往都是被统治者抬高为圣人的,用今天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他们“被圣人”了。而统治者之所以抬高且尊崇他们,这些圣人,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他们在百姓心目中的权威是有助于封建王朝的统治的。所以在这些被利用的圣人中,孟子便是一个。

    孟子

    孟子——被遗忘的儒学大师,我之所以出此言语,不是说孟子不被人所知,而是我们知道的仅仅是他的名字而已,真正的孟子却被我们遗忘了。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虽然从称呼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人们对孟子的尊崇有加,但是这只是一个称呼,而我们所记住的也仅仅是一个名字,一个称号,一个头衔而已。

    但是一个圣人是需要头衔之类的东西的?正如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是不牵绊于功名利禄的!你或许知道有孟子其人,但是却不知其事;或许知道他被称为“亚圣”,但却不知他何以得此殊荣;或许知道他是孔子的传人,却不知在仁政之外,他更强调“民贵君轻”。

    春秋,一个群雄割据的年代;战国,一个烽烟四起的年代。而孟子恰恰生活在这个年代,而他却要在这样一个年代推行“仁政”,推行“民贵君轻”。在一个盛行霸权的年代推行仁政无异于在一个独裁的国家推行民主。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刘泽华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一书中将孟子的仁政思想阐述为五个方面,即 “给民以恒产”、“赋税徭役有定制”、“轻刑罚”、“救济穷人”、“保护工商”,大多数学者都采用这一观点。但这一观点在重视君民关系的同时忽略了孟子论述中的君臣关系。如果仅有御民之经济刑罚策略,而无御臣之术与教化民众之法,仁政不免有所缺憾。而比仁政更加重要的是孟子的民本思想。而这也是历来统治者不愿提起,也不愿提倡,人民所不常知道的!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先秦民本思想渊源已久,《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谷梁传·恒公十四年》:“民者,君之本也。”孟子对民本思想给以系统的发展和阐述。民本思想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除了仁政和民本思想,孟子还有很多可以为当今社会所借鉴的思想,如:养民,王道,教民,性善等。但是由于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所以往往对孟子的思想断章取义,让百姓只知仁政而不知“民贵”。同时也使后来的统治者只知霸道而不知王道,只知劳民而不知养民。孟子的君民观,自然观其实是很超前的,只是由于时代所限,未能使其才华发挥,使其思想广播。

    孟子学说,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除了上述几点外,还有许多精彩丰富的内容,如“养气”说,“人格修养说”,“尽心、知性、知天”说,“以意逆志”说等等。孟子学说对儒家学说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奠基作用,他与孔子学说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中国儒学的基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被遗忘的儒学大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xs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