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尊崇师道,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意思是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中国古代以孝治天下,把一日之师当做一生之父看待,足以见得对师道的尊崇。
张德遴兄说人有两条命,一是父母所生之命,一是自我修养之命。父母所生之命人人皆有,自我修养之命责在自己、权在自己、利在自己,方法在于文化涵养,这条命想要修得多长,基本上可自己决定。我觉得人应该还有一条命,既老师再造之命,只是这条命多少还得靠点运气和缘份,毕竟好老师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的。人生在世,遇上一个好老师,足以改变一生,这是何其有幸!
程门立雪名师难遇,有志于学者必求于师。北宋时期,南剑(今属福建)人游酢、杨时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河南洛阳,求学于程颢、程颐。到达那天正好下雪,而程老师刚好在午睡,二人怕打扰到老师休息,就在门口的雪地里站着,等到程老师醒来,积雪已深达一尺,就此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也为师道树立了一个千古不朽的典范。
能与名师同个时代并入其门下,实为人生之大幸!所不幸者,生不逢时,不可遇也不可求。南宋名臣真德秀,早年求学于朱熹弟子詹体仁,对朱熹的学问是十分的敬仰,可惜朱熹已经不在世了,他虽然没有得到朱熹的亲自传授,仍把朱熹当作自己的老师,以私淑弟子自称,体现了一个学生对名师的无限尊崇和以入其门下为荣的自喜心态。
相对而言,真德秀还算幸运的,毕竟他与朱熹所处的时代相邻,能以朱熹私淑弟子相称。而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也十分敬仰朱熹,他不可能自称朱熹的私淑弟子,却发出了“宁为朱子门下狗,不为世上反儒人”的感叹,表达了无缘入于朱子门下的无奈和对世上反儒人物的恶感。其实仔细看看亲授蔡尚思的老师们,有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顾颉刚等一众名流,得其一者亲授皆可能成就一生,已经是不得了啦,可蔡尚思仍有“宁为朱子门下狗”这一自降身段的想法,可见朱熹在他心目中无以复加的地位。
对师道尊崇最直接的体现,是以某某弟子自称为荣。可现代的教育再难出现这种情况了,人们只会问毕业于某某学校,而对师承于何人甚少关注。久而久之,世人也以学校为荣,什么北大清华,什么985、211,甚至硕士生、博士生也是如此,多说专业,少谈导师。是这个时代缺少名师呢,还是这个时代缺少感恩呢?
近几年来,网络充斥着许多因对违纪违规学生进行处罚反而被家长投诉、被学校追责的事情,一时教师人人自危。老师本是一个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是他们的职责,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时常会跟一些老师在一起,他们吐槽如今的老师是弱势群体,为求自身安全而人人自保。这样的教育生态,怎么能让老师安心教书、用心育人,遑谈什么师道尊严!
老师辛苦了我们很多时候只是社会的看客,而不是医生。大多数的人都看出教育出了问题,可是药方呢?我想还师道以尊严或许是其中的一味。教师节快到了,应打开记忆的闸门,谨向还记得的老师们,还记得他们说明或多或少对自己造成一些影响,那就焚瓣心香、问个安好,如果还有老师的电话、微信,就问个候、祝个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