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临睡前。朋友发微信说晚上两个娃有点小矛盾。于是把儿子带到朋友家处理了这件事情。我让两个娃各自把事情说一遍:其实事情是小事,就是娃们游泳时互泼水的玩闹中引起了些误会。一个认为你联合外人来欺负我,一个认为你鄙视了我。说开了后发现都是误会。
一、矛盾是最好的教育机会
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让你们面对面来说这个事,并不是来判谁对谁错。我们大人也没有这个权利。是让你们心里有什么疙瘩就要去找对方面对面说开来。如果是误会,那就解开误会。如果让自己生气的事是事实,那就要求对方道歉。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要向对方道歉。
我儿子说:可我觉得这都是小事。
我说:你不介意事情挺好的。如果对方也不介意。那这件事就让它过去就好了。如果你的小伙伴介意,你就需要去和小伙伴处理。如果是你自己介意,那你更要主动去找小伙伴处理。听懂了吗?
两个娃都表示知道了,这个误会也解开了,也知道遇到这样的事后要如何处理了。
这样处理后,儿子感觉很轻松。还表示要在第二天找另一个让他介意的小伙伴去谈谈。还把和小伙伴一起解决了问题作为第一天成功日记。
二、关心则乱
回家后,朋友来微信说自己对儿子这种状态很生气:晚上这件事叨叨了一两个小时,让他去找阿姨告状,又说算了。又怂又爱生气。
这种玩泼水的小事又什么好生气的。说白了不就是泼水泼不过,自己不够强大,关键不强大,还不会跑,这真的太不敏捷了。
其实,这种情绪,也许大人看起来就是矫情~我最烦他这种矫情劲。
我说你这是关心则乱了,你就是就怕他以后遇到了不开心的事不会为自己去争取或反抗。
但你儿子对于不开心的事的处理方式是回到他觉得安全的人这里求安慰。他是要到你这里求安慰。
其实我有点羡慕。因为这说明了你们两的关系很亲密。我儿子回来啥都没说。
你儿子一直叨叨叨,其实就是想让你安慰和同理,求安慰也是一种获得内心力量的方式。
你对别人都能做到很好的同理的,对儿子就难。要反抗要争取,矫情都是我们自己的标准而已,夹杂了隐含的担忧和关怀。然后就恨铁不成钢。而你对别人没有这么多这样那样的想法就能很好的做到同理。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待别人和颜悦色,对自己的娃都是忍不住咆哮。因为在很多次孩子传递出需要被同理的信息时。我们的脑袋里装满了对孩子将来的担忧,对他这种被我们标签上“弱者”“矫情”的行为的不认可。所以接收不到孩子的信息。而孩子没得到回馈就会一直说一直说这件事。
其实我们大人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一件小事怎么到了孩子那里就是那么大的事。其实我们的认为和难理解也好,都不妨碍我们去进入孩子的世界。就是既然孩子认为是大事,孩子介意了。那我就和孩子一起重视起来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