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一)

作者: 小河边的依依杨柳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21:54 被阅读4次

从2017年开始,教育局要求我们学校的老师,必须定期去农村扶贫,定期要去贫困户家里进行走访,进行教育扶贫,宣传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

我记得我最初扶贫的村庄是离我们学校约十多公里的大荒庄。这个地方我之前听人说过,但从没去过。

大荒庄,听一下这个村庄名,就该知道它的荒凉。人们都说那个地方很穷,人也很愚昧。

等到我们几个老师第一次去那个地方时,才深切体会到什么是荒凉,什么是无望。

感觉路途遥远,七拐八绕,终于找到了大荒庄。

因刚下过雨,庄上还是泥土路,踩着泥泞向几个人问路,有的摇头说不知道,有的好像听不懂我们所说的话似的,只是一脸茫然或一个劲地笑。

村庄里养的狗特别多,我们刚进庄,三四只狗迎面狂吠而来,吓的我们慌忙四处找棍子,奈何情急之下,又找不到一根木棍,吓得不知该往哪躲。

终于在一个孩子的带领下,找到了我们要去走访的第一家贫困户。

这家的房子低矮破旧,院子很小。进了院子,赫然发现,一个约30多岁的女人正坐在院子的泥地上,她的衣服又破又旧。看见我们,她并不说话,只是一直痴痴地笑。问她话,也不回答,只是笑。

我们心里都猜到,这又是一个智力有问题,无法与之交流的人。来之前听人说,这个村庄,智力有缺陷的人多。我们还是无法相信眼前这样的情景。

还好有一个老太太从屋里走出来,她自称是那个女人的婆婆。

她说坐在院子里那个一直在笑的女人,是他的儿媳,不仅智商有问题,而且也不能站起来走路,只能坐着,腿有残疾。

老太太说,因其家里很穷,且儿子又长得丑。找媳妇很难,没办法,就找了一个这样的媳妇。

别看不起这个儿媳,自进了她家门,先后生了四个孩子。除了有一个像妈妈,其余三个都是智力正常,且身体健康的孩子,她家总算后继有人。

平常她儿子一人外出打工,挣钱,养活这一大家子。因此一家人的生活很艰难困苦。

同去的老师都很伤感,同情她,都力所能及的给她拿了些钱。还说下次再来,要把自己家多余的衣服拿来给这家人穿。

唉,越是没有能力养,越是孩子多,这不是恶性循环吗?

这是我第一次去扶贫时,遇到的情景。每次想起,心里都很酸楚。

扶贫,不仅要解决当务之急,更要扶智。

钱财是生存的必须,但从长远来说,像这样的家庭,这样的贫困户,要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要改变他们孩子的命运和前途。

必须让他们的孩子接受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他们的思维,改变他们的愚昧的思想,学会一技之长,学会生存的本领,步入良性循环的道路,才能彻底改变贫穷的命运。

再说一遍,若想从根本上脱贫,扶贫,应先扶智,让贫困户的孩子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不能让他们因贫穷而辍学。

扶贫(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扶贫(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gg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