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限制的谬误
【复盘】逻辑谬误答案远远不止两个
完美主义谬误:错误地把选择限制在“完美”和“不做”
在工作中,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小步快跑,试错迭代。
三种思想误区导致完美谬误:
第一,想要在做计划时就面面俱到。
第二,一心想着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第三,吝惜资源害怕投入后没有产出。
如何利用不当限制谬误?试图引导他人接受我们结论的时候;希望提高他人答应我们要求的几率时,可以“刻意”制造一些虚假两难。
我们要能够识别和应对谬误,也要好好利用谬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问答题:
“要享受当下,还是活在未来?”
当有人问到你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呢?
答:我想回答的是“既要享受当下,又要着眼未来”!
人为什么要享受当下?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虽然听起来有些消极,但假设意外来临的那一刻,你是否会后悔,要是今天晚上没有加班,而且回家陪家人该多好?要是刚才我吃的是我真正想吃的食物而不是随便对付两口该多好?还有好多的“诗”没读,好多的远方没去过,如果可以多做这些事该多好?因此,当下是快乐的,才会让我们觉得没白活,才会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才能以一种饱满的状态继续前行。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我们只考虑当下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因为意外只降临在极少数人身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平安活到老。我们需要去考虑未来的生计。从过去来看现在,现在就是未来。我们之所以现在可以享受当下,是因为过去财富等方面的累积。如果我们想让未来也能享受当下,那就需要我们现在适当地为未来考虑一下,让自己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享受当下”和“着眼未来”其实并不冲突,因为我们可以合理地分配时间。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在“着眼未来”的时候享受其当下的快乐。
不当诉诸的谬误
【复盘】逻辑谬误除了权威的话让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外,大多数人都认同的观点,也很可能让我们轻易地接受。当我们轻易地接受权威或者大众的观点时,其实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只要是专家或者大多数人认同的就是正确的。
如何发现跟应对诉诸权威谬误?
1. 是否相关领域内权威?
第一步需要确定他是哪方面的权威。
2. 结论是否具有理由和证据?
第二步,判断这个权威结论的背后是不是有理由和证据支持。
3. 提出结论的背景是什么?
最后,我们还需要知道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个结论的。
如何发现跟应对诉诸公众谬误?
出现方式有两种:1. 借助真实的公众观点。2. 伪造多数人支持的假象。
“大多数人”认同的,并不代表结论就是对的。
为什么“诉诸权威谬误”和“诉诸公众谬误”很常见?
利用了人的“自动化思维”。当我们看到所谓的权威,就会觉得应该是可靠的,不用去思考太多有效性。听到大家都选择,觉得多数人做得一般没有错,就跟着一起选择了。
我们想要说服他人的时候,也可以利用他人的“自动化思维”。
问答题:
在一次市场推广方案投票中,大多数参会人员都投向了方案A,理由是本行业内很多公司都用这个方案。
你觉得理由充分吗?有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答:不充分。犯了诉诸公众谬误。
“本行业很多公司用这个方案”,那这个方案会适合我们公司的情况吗?会不会有更好的方案了呢?
转移到不同话题的谬误
【复盘】逻辑谬误很多时候,当人们对自己的结论没有把握的时候,会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避免他人注意到,自己的结论其实并没有充分的理由。
两种转移方式,一是转移到不同话题上去,二是转移到别的人身上去。
及时纠正,减少无效的沟通和争论。【复盘】逻辑谬误
如何应对转移话题谬误?
大部分的转移都是无意识的,我们可以顺着对方的话委婉地提醒。比如:“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话说回来。。。”“你说的我都明白,那么对于刚刚。。。的话题,你怎么看?”
如何应对稻草人谬误?
终止歪曲后的话题,并且重新澄清观点
问答题:
每次回家,都免不了遇到亲戚们的各种提问:“什么时候打算结婚呀?”、“现在工资多少呀?”、“什么时候生二胎呀?”
这种情况下你很不想回答,但是又不能不吭声。这时你会怎么把话题转移呢?
答:总有一款人生追问,让人无言以对。其实这些问题,我内心最想回答的只有四个字:“关你屁事!”或者穿上一件印有“关你屁事”的衣服,谁敢提问,我就默不作声地就给他指指看。这仅限于想一想,礼貌还是要讲的。
什么时候结婚?
(笑容满面)听说杨幂离婚了,你说他们的孩子那么小,多可怜啊。
现在工资多少呀?
(笑容满面)“车厘子自由”还达不到。
什么时候生二胎啊?
(笑容满面)等生二胎又要罚款的时候!
作为过来人(二胎都生完了,嗯,上述提问都经历过),有些亲戚是你转移了话题他们会立马给你转回来的(这节课的内容他们没学过,但却比你会用得多)。这时该怎么办呢?怼回去啊!
转移到人身的谬误
【复盘】逻辑谬误人身攻击谬误:不回应讨论主题,而且冲着给出观点的人大做文章,把注意力转移到人身上的情况。在讨论中进行人身攻击的人会认为,驳斥了提出观点的那个人,就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观点。
事实上,我们不应该将这个人的观点和这个人本身等同起来,说出观点的是什么样的人,并不能作为判断观点是否符合逻辑的依据。
其实这一点,不仅是对他人,对自己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在跟他人交流的时候,如果对方说了一些不一样的观点,尽管你可能认为是更有道理的,但是你还是不愿意承认,你会为了坚持而坚持自己的意见。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我们没有把人和观点分开。我的观点是不好的,不代表我是不好的,如果我们把两者等同起来,就会限制自己接受外部信息、从而无法获得成长。
当有人对我们使用人身攻击谬误时,很可能会让我们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和感受,从而自乱阵脚。当我们能够及时识别,并予以恰当的回应,就可以避免陷入无谓的争执之中,让自己更占上风。
人身攻击谬误不是指对他人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或者做了不好的评价,这本身并不构成谬误。人身攻击谬误是一种攻击手段,试图贬低他人观点的行为。
和人身攻击相反的情况,“光环效应谬误”。通过赞美提出观点的人,希望你接受这个观点。这种谬误是希望我们不去检查相关理由和证据,简单冲着对一个人的认可和喜爱而直接赞成或接受一个结论、行为。
不要将观点和人进行混淆。就像我们说某一个人是聪明人,并不能代表他的所有观点都是对的。还有,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能代表对方的观点和行为就是对的。
只要把注意力放到讨论的话题本身,以及这个话题结论的理由是否有利,就可以避免掉进这些谬误是圈套了。
问答题:
在一次讨论会上,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综上原因,我认为这个项目可以用方案A。”
这时你的同事说:“大家别听他的,他就只会说些假大空的东西,应该用方案B。”
请问你遇到类似的质疑时,要怎么优雅地进行反驳?
答:首先,要面带微笑,充满自信。然后我会这么说:“我们现在在讨论的是哪一个方案更适合这个项目,我认为我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不能影响大家对方案的看法。刚刚我陈述了支持方案A的理由,我个人认为逻辑严谨,证据充分。如果大家不这么认为,可以提出针对于我的观点的反对意见,然后大家一起来探讨,得出一致结论。至于我到底是不是一个假大空的人,这位同事我觉得你可能对我存在一定的偏见,也可能是我们平时交流得比较少,没关系,我觉得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彼此都多了解一点。”
因果非必然的谬误
【复盘】逻辑谬误很多时候,人们会想当然得把两件同时发生的事情,理解为必然的因果关系。
当我们听见“因为。。。所以。。。”“必然。。。就会。。。”等这些把事情简单地进行归因的描述时,就需要提高警惕,并提出质问,这段话的原因和结果之间是什么关系?推理的过程中,除了因果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在我们分析问题时,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但是导致一个结果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所以这时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避免自己和他人出现因果谬误,对问题进行简单粗暴的归因。
问答题:
“你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不自律。”
你对这样的结论有什么样的看法?你能不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答:不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不自律而造成的。
那句讲烂了的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很显然这句话里,战术上的勤奋就是自律,但是其战略上是有问题的,比如方向不对、目标不明确等等,都会导致失败。
而且不自律就一定会失败吗?未必吧。我家先生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不自律的人,下班回家看电影、刷抖音、玩游戏,只要不是工作要求他早去,他从不早起,也从不利用业余时间自我提升。可是人家就能连续升职,薪水养活全家且有剩余。这上哪说理去?!我猜,原因之一可能是他的工作与他自身的性格和能力相匹配。并且他的公司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和充足的技能培训,因此在工作期间他能够全情投入。
把结论当理由的谬误
【复盘】逻辑谬误理由和结论是一个意思。比如“这个东西很重要,因为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没说出这个东西为什么很重要或者不可或缺。
用结论本身来证明结论是正确的,这一情况,被称为循环论证谬误。
【复盘】逻辑谬误另一种情况,把结论当理由。比如“那个孩子为什么在闹?”“因为那是熊孩子。”
不是真正的理由,只是对事情或者行为进行了一个命名,这种谬误被称为乱扣帽子谬误。
循环论证谬误和乱扣帽子谬误,都属于没有真正的理由,而是把结论进行“包装”或者简化成一个词语,以此充当理由的谬误。不要轻易接受一个简单的理由
如何利用循环论证谬误?
有些时候,我们想请人帮忙,或者急需说服他人,这时候就可以考虑,为你的请求加上一个原因。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说服的成功率。
哈佛心理学家艾伦兰格的实验,当人们为自己的要求加上一个原因时,答应你的人会明显地增加,哪怕这个原因是很荒谬的。
为什么会这样?人们的很多行为都是基于第一反应做出的。听到“因为”二字,会启动“自动化思维”,导致更难以拒绝有理由的请求。
问答题:
你知道圈外的课程运营最经常收到的一句话是什么吗?那就是:“我最近没有空学习,因为我每天都太忙。”
想向你请教,可以怎么回应对方呢?
答:这位同学,显然你并没有搞清楚你到底为什么没有空、为什么那么忙。
圈外的《时间管理》课程,可以帮助你诊断你目前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并且可以给你提供科学的改进方法。还有《逻辑谬误》课程可以帮助你更快更准确地找到你现在没有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相信,如果你意识到圈外课程的价值,你一定会安排出时间学习的!
综合练习问答题:
有些时候我们的烦恼是因为逻辑谬误而来,以下是你朋友的一些抱怨,请你发现出这里面的谬误,帮助他恢复理智:
你不知道我最近有多惨,刚刚换了新部门,听说上司非常牛,能力很强,觉得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相关当因果,认为上司牛和强,自己就能学到东西)
上周开会,上司说:”刚加入团队的人就该多加班。(虚假两难谬误)
“上司既然这么说了,加上大多数人都加班了,我也就跟着一起了(诉诸公众谬误,大部分人都这么做,你也跟着这么做,不考虑是否合理),而且不加班等下就要被炒了。(可能当必然,不加班就会被炒?或许吧,但也不一定啊!)
后来我被分配,要在三天内做一个方案,我希望好好表现一下,一定要把这个方案做好,于是花了两天时间想了一个完美的开头。(完美主义谬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但是接着倒霉事就开始来了,因为时间根本就不够了,当时我在想,要是做不出来,老板肯定会觉得我能力不行,然后不再认可我,最后只能卷铺盖走人了。(滑坡谬误)
还好后来有同事帮我一起完成了,但是里面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所以在给上司做报告的时候,非常紧张。才说到一半,就有同事说:“他才刚加入我们部门吧,还有很多东西都不懂,这方案不用听了,我觉得肯定不行。”(人身攻击谬误)
这时我就像石化了一样,想了半天,憋出一句:“你的意思是其他人都不用讲啦,只听你的就好啦?!”(稻草人谬误)
过后我很后悔,肯定是因为最近睡得太晚了,才会出现工作完成得不好。(相关当因果)
最近真的是太忙了,因为时间都不够用了。(循环论证谬误)
所以搞得我很焦虑,我上网查了一下,说这是因为有焦虑症。你说我该怎么办啊?(简单归因)
请你写下故事中的谬误名称,并指出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
附上学员回答得完美答案:
分析如下:
你不知道我最近有多惨,刚刚换了新部门,听说上司非常牛,能力很强,觉得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相关当因果”——上司自身能力强不一定就学到很多东西,跟上司是否会带新人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都有关系)上周开会,上司说:“刚加入团队的人就该多加班。”(“虚假两难”——刚加入团队的人不一定需要多加班,学会利用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在正常上班时间完成工作任务。)上司既然这么说了,加上大多数人都加班了,我也就跟着一起了,(“诉诸公众谬误”——大多数人加班不代表加班是必需的,也许他们工作效率低需要通过加班来延长工作时间来完成任务;或者他们其实心里真实想法也是不想加班,只是不想扫了领导的面子而装作加班)而且不加班等下就要被炒了(“可能当必然”——被炒可能有很多原因,但不加班也不一定被炒;如果真的只是因为不加班被炒那这样的公司待着也没意思)。
后来我被分配,要在三天内做一个方案,我希望好好表现一下,一定要把这个方案做好,于是花了两天时间想了一个完美的开头。(“完美主义谬误”——想得多不如马上做,做事要趁早,虽说万事开头难,但可以边做边改善)但是接着倒霉事就开始来了,因为时间根本就不够了,当时我在想,要是做不出来,老板肯定会觉得我能力不行,然后不再认可我,最后只能卷铺盖走人了。(此处有“滑坡谬误”嫌疑,当然朋友所说的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还好后来有同事帮我一起完成了,但是里面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所以在给上司做报告的时候,非常紧张。才说到一半,就有同事说:“他才刚加入我们部门吧,还有很多东西都不懂,这方案不用听了,我觉得肯定不行。”(“人身攻击谬误”——新加入可能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找了其他同事帮忙,所以不代表新人做的方案不行;谁都有作为新人的时候,难道就因为新人不懂就永远不给新人锻炼、展示的机会了?)这时我就像石化了一样,想了半天,憋出一句:“你的意思是其他人都不用讲啦,只听你的就好啦?!”(“稻草人谬误”——对方可能比较想听有经验的人的方案,不一定是要自己讲)
过后我很后悔,肯定是因为最近睡得太晚了,才会出现工作完成得不好。(“相关当因果”——工作完成的不好有可能是睡得太晚、睡眠不足导致的,但也要确定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的影响,例如自身的工作能力等)最近真的是太忙了,因为时间都不够用了。(“循环论证谬误”——时间不够用跟太忙意思是一样的)所以搞得我很焦虑,我上网查了一下,(“诉诸权威谬误”——网上信息鱼龙混杂,不一定就是对的,而且焦虑症不是单靠自己上网一查就能确定的)说这是因为有焦虑症。(“循环论证谬误”——先把这个句子的顺序梳理一下“因为我有焦虑症,所以搞得我很焦虑”,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我有焦虑症”和“我很焦虑”意思一样;同时还犯了“简单归因谬误”,工作忙不一定就会引起焦虑症,焦虑症的成因比较复杂)你说我该怎么办啊?
答复:“你可以参加圈外的课程啊!虽然工作繁忙,但也要抽出时间增殖自己。刚好圈外有时间管理的课程,教你如何安排和利用好时间工作、学习和生活。除了时间管理,圈外还有很多与提高能力竞争力相关的课程,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这样你就不会焦虑了,而且会变得更加自信!你值得拥有!”
收起
NaN-aN-aN aN:aN 22 回复
头像
童晟飞回复🥝祁女子
教练回复
祁女子同学你好,你在作业中把我们能想到的逻辑谬误都找出来了,并且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相当的棒!
这里可以关注一下,有时朋友的倾诉只是为了发泄情绪,本身就是存在不合理性的,所以在帮助朋友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倾听对方,适当安抚对方的情绪。接下来在推荐圈外课程之前,也可以适当和对方讲一下TA可能存在的问题,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能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用讲故事的方式,会有更好的效果。
以上,希望对你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