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一个高校老师使用反向签到,让逃课的同学露出马脚的新闻。
这位老师平时上课都是用手势签到,结果无法遏制学生逃课现象。这次这位老师使用了逆向思维的方式,在明知道有学生缺课的前提下,也明知道在上课的时候自己发出的用于签到的图案会被到课的发给缺课的同学,所以特意给他们通风报信的时间。在发起签到后,告诉到课的同学不用签到,令人措手不及,因为这样时签到的同学没有在场了解这个新规则,签到就是得到通风报信的片面信息,等于没到。
一开始很佩服这个老师的智慧,再深思觉得有点悲哀。假如缺课的学生没有得到通风报信而没有做出签到的反应,不是也等于“到了”么?
很多人批评学生不珍惜学习机会,在该学习的时候逃课,却没有人深刻反思学生为什么逃课的原因。假如老师上课或者照本宣科、或者知识陈旧、或者乏味催人入睡,那么这样的课听了有什么正面收获?
老师不把自己的智慧用在治学备课上,而是用在与学生往“猫捉老鼠”的智力游戏上,则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