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人推荐kindle的文章,里面说到kindle的一大优点是,除了看书就不能干别的事了,所以用kindle的时候就可以专心地看书。以我个人的经历看,这简直是大实话,在平板电脑上看电子书的时候,总忍不住点开邮箱收一下邮件,打开浏览器看一下新闻,有时候看着看着书突然就习惯性地点击主页键回到桌面,虽然我并不知道自己打算干什么。而用了kindle以后,没有乱七八糟的APP的干扰,每天看书的时间至少增加了一倍。
这时我看到有人的回复说,想看书的人在哪里都能认真地看书。
很久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想学习的人在哪里都能认真学习,善良的人在哪里都是善良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从逻辑上说,想看书的人在哪里都能看书,这当然是没问题的。然而逻辑上的正确只能保证命题的有效性(validity)(其实这句话可能涉及到循环论证的谬误,不过为了进行下下一步讨论,简化处理),但不能保证这在事实上成立(truth)。当我们说,想看书的人在哪里都能认真看书的时候,我们很明显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人类无论是作为整体还是个体,都受到外界加诸的种种限制,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先天限制。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人脑不像电脑一样可以多线程或者超线程运行,诸如人格分裂看起来似乎是在一个脑袋上实现了多个人格,但由于在同一时刻只能存在一个特定的人格,所以并不能说是超线程。对于计算机来说,事实上在一个特定的时刻也只能执行单一的任务,通过乱序执行、作业切换、进程调度等手段在多个任务间快速切换,给人一种看似在同时执行多个任务的错觉。注意力的一个特性是它并不完全受到人意识的控制,只要一件东西进入视野范围,大脑就会自动分配一定的认知资源来对其进行处理。而一个人若想进行活动,必然要将注意力聚集到将要对待的活动上,被分散的注意力过多了,显然不能完成好预定的活动。若一个人足够专心或者意志力足够强大,当然也可以在很杂乱而嘈杂的地方好好看书,但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没必要和自己过意不去,挑战自己的意志力,故意选在这样的地方读书。我们也不应该根据一个人不能在嘈杂的环境中看书来推断其不是一个想看书的人,这就好比,我们不能打断一个人的腿,然后根据他不能跑步了而认为他没有努力地跑是因为他懒。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过于地集中地集中注意力反而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一个人在过于紧张的时候,可能就会由于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上从而难以调动已有的知识、想出一个良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我们也不应该强求自己的注意力始终是集中的。
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天的时间只有24小时,一年365天,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一个人的一生大约80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可能是200年,300年...总归是有限的,当然,再以后的意识数字化之类就不应该是我们所需要关心的了。我们花了一些时间在一件事上,相应地花在另一件事上的时间就要少一些。一天花10个小时游戏,用于看书学习睡觉的时间就只有14个小时。基于这个原因,我并不十分喜欢无意义的社交和闲谈,也并不喜欢交很多朋友,这使我想起了人们常说的要多向人学习,不可否认,每个人身上都有突出的地方,但绝大多数的人身上突出的地方都还没有优秀到需要其它人学习的地步。所以通过社交来学习?这是不靠谱的。我常以为,一个人能给另一个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时间,不同重要程度的人就给予不同的时间,最不重要的人,绝不花时间在对方身上。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形容一个青年人“精力充沛”,年轻人往往有很多精力创造出各种新事物、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活动,而老年人虽然有大把的时间,但却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注意力和时间一样,精力也是一种具有很强排他性的资源,一般而言,长时间运动之后无法集中注意力阅读,人也不能连续24小时看书,都意味着精力的有限性,而任何活动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人的精力。
但我以为,以上所述的限制都不如这一条来得深刻:人的意识是有限的。人的意识并不是无中生有地建立起来的,而是个体与环境交互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人的意识不可能绝对地超脱于环境。小说中有一个概念叫意识流,事实上意识与其说是流动的,不如说是由各种节点组成的网络,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概念、命题或者陈述。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通过符号、符号结构与符号操作来对外部世界进行解释的。这里的概念、命题、陈述可以视为对符号更高层次的封装,人们可以通过对已有概念、命题、陈述的组合来形成新的概念、命题、陈述,但绝无可能凭空产生。“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因为人不可能凭空创造出他自己从未见过的神。
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如果我们的天空并不是群星闪耀,那康德是绝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的。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思潮的兴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赛博朋克产生于蒸汽工业时代...
所以即使是天才也难免带上时代的烙印。
对于个体来说,这种限制的意义在于,每个人的性格、思想都与环境密切相关。当我读到哥本华的"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时,我猜想,叔本华一定不会是出生在很贫苦的家庭。后来读到书的末尾,看到他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很显然地,一个饭都吃不饱的贫苦家庭的人肯定是体会不到”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这样的东西的,而”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也需要良好的教育和能够培养这种能力的环境。我们也可以讨论一下灵感的问题,灵感的实质是在无意识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无规则组合,最终提取出有效的结论所形成的,如果我们采用David Disalvo的“元认知”理论,给出低级元认知的运行速度为11000000次/秒,而高级元认知的速度仅为40次/秒时,我想我们就不会对无意中产生的灵感竟然解决了大问题而感到稀奇了。
以上提出的意识的限制是结构性的,另一方面,由于意识水平的高低,导致不同的人发现新信息的能力不同。同是活在地球上,德谟克里特想出了原子理论,而大多数人可能从没意识到这种可能性。面对同样的现象,由于意识水平的不同,也就导致不同的人所接受到的信息的差异。
不过环境对意识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人只能做环境的奴隶,就本世代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个体信息的来源,同时也几乎对意识的扩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性,而未来的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一系列技术也将必然在人类意识扩展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作为回应,则是空前的意识水平下全新的文明形态,文明将终结自身,当然,这并非我们现在应当关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