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537556/3ca54a846daa2f6c.jpg)
第一百0二回 你不究竟
惠子说:
“人热衷于观察事物,给物下种种的定义,作种种的分别,得出种种相对的知识:如大小,如高低,如远近,如今昔,如动静,如责贱,如善恶,如生死。但这些定义、分别、知识全是相对而言的主观意见,既然是主观的意见,当然并不是物本身、本体的样子。物本体应当超脱这些相对的描述,因而只能是整全之一,包举一切,浑然不可分割、寂然不可分别。
万物现象看起来是相对的、多种多样的;但实质万物本体是绝对的,统一的,万物一体。既然万物一体,人也是万物之一,人就应该互爱互助,直至博爱万物。
我提出几个看似荒唐的命题,且暴露下人类常识的相对性、不可靠性。
一,南方无穷而有穷。
七国中楚在长江之南,版图最大,且多荒蛮之地,连楚王也搞不清到底自己国土有多大,因此一般人都认为南方无穷尽。其实南方无穷只是相对于中原诸国常识而言,如果有人愿意去考察,不停一路向南,一定会走到天涯海角,发现南方的尽头。
二,天与地比,山与泽平。
常人以为天高地卑,山高湖低,不过是相对于普通的、立在地上的观察角度而言。但我们假设以大鹏鸟的角度,从九万里高空往下看,天与地同高,山与湖齐平。
三,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周人称王,自以为帝都就是天下之中央,四方诸侯围绕,如最北为燕国,最南为越国,周边则有蛮夷来朝。其实只是周人自大,燕之北,越之南,也有自大之国,把自己帝都当天下之中央。
四,日方中方偏,物方生方死。
常人以为有午前偏东之日,有正午正中之日,有午后偏西之日。其实天下只有一个太阳,一直在运动。只有相对于某地的观察者而言,日才有偏正。而某地某人观察到的正中之日,完全可能是另一地另一观察者眼中的偏西之日。
常人以为某物有生死,不过是站在此物的角度而言。其实万物相互转化,无有了期。比如蚕死变蛹,从蛹角度看是生,从蚕角度看是死。
五,飞鸟之景,末尝动也。
鸟在我们眼前飞掠而过,不过是相对于站在地上不动的观察者而言。如果你和鸟一起比翼起飞,鸟与你相对距离不变化,你不会感到鸟飞离而去。
六,龟长于蛇
人观察龟蛇习惯于从俯视的角度,当然一般情况下,会发现龟长于蛇。可想象一下在龟蛇的高度,从正面去看龟蛇,龟的正视图投影长度必定大于蛇了。
七,卵有毛,蛤蟆有尾
常人以为鸡蛋无毛、蛤蟆无尾,他们只是就鸡与蛤蟆的某个生长时期而言。其实鸡幼时叫蛋,叫鸡叫蛋全是指一个东东,鸡在出蛋壳后,就有毛;蛤蟆幼时又叫蝌蚪,就有尾。所以相对二者整个生长期而言,说蛋有毛、蛤蟆有尾完全可以。
八,今日适越而夕至
常人以为,明明今早到了越国,却说是咋晚到的,肯定脑子进水。其实今早、咋夜只是以太阳出来否为标准来区分,并不是时间本身。如果某人以大鹏鸟速度飞行,从美腻国到越国不过瞬间而到,他很可能发现出发时美腻国的夜晚正是到达时的越国的白天。
九,犬可以为羊,马有卵
中国人把狗叫犬,美腻国人把狗叫dog;狗的名叫什么,全相对于某地的风俗而言,与狗本身有毛线关系?完全可以想象某奇葩国人叫狗为“yang”,叫鸡为“ma”,因此相对于奇葩国人,狗真可以为羊,马真可以生蛋。
十,火不热
常人怕火,说火热,会烫坏皮肤。但我调查过,有苗国里有巫师,他们可以赤足随意在火炭上行走,相对他们而言火并不热。热只是各人相对的主观感觉,与火本身木有关系。”
庄子点头道:“知识总是相对的,这个可以有。象我也常讲:泰山不为大,秋毫不为小;朝菌殤子不算短命,大椿彭祖岂称长寿;地球小如可乐瓶,蜗角上可世界大战;天空不蓝,西施不美,钟鼓交响乐不好听,梁栋之才无用,孔夫子曰的不是真理。
但你以为有脱离相对知识的绝对的、浑然一体的物本体,就不妥了。只有这些相对的知识,而木有所谓的物本体。你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迷思,你不究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