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亲眼目堵家乡的变化,让我感概万分。记得很久以前,每逢三月三,未婚的年青人就会聚在一起,对唱情歌.歌声或是针锋相对,或是互表衷情,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现今,这种简单,纯朴的对歌方式已然发生了变化,大多是以表演的形式存在,在村上几乎绝迹,偶尔在更大的场合遇上,也是老大爷,老大妈在表演。已然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年青人很早就不再关注。而我这次回来,目的也仅是为了扫墓。
扫墓当天,天气炎热,火热的太阳直射着大地,还好风也大,人不觉得有多难受。我们早早就出发了,大家像往年一样,带上乳猪,鸡肉,五色糯米饭,白酒,鞭炮等等跑到山里一个挨一个的参拜完毕。当我们回来时,去扫墓的队伍依然络绎不绝,山上青烟袅袅,炮声隆隆,好不热闹。
回到家中已是中午1点左右,吃过饭,准备午睡,突然传来山上火灾的消息。我寻思,我们的队伍是等香灭完后,清理了现场才离开的,距我们扫墓的时间已经有三个多小时了,应该不会是我们引起的。还未来得及细想,窗外已传来了三轮车的马达声。“有谁同去的,赶紧上车!”门外一青年喊着。我立马冲出门外,跳上车。我还没坐稳,车已向着火的山头飞速驶去。
三轮车沿着山边的小路一直开到不能再往前走为止。我们急忙跳下车,向着着火的地方飞奔而去。远远看去,股股浓烟直冲云宵。由于山间杂草从生,林叶茂密,火势已向四处蔓延。阵阵山风吹来,火舌借着风势在空中窜得老高,不停的扭动着身躯,好像魔鬼般张牙舞爪,显得非常猖狂。走到近处,身处火海边缘,看到的是更多的浓烟,伴随着满天飞起又四处漂散的还有已燃尽的草木屑,黑压压一片弥漫在我们周围,被火烧过的地方,只留下一层黑色的碳灰,隔不远的地方未燃尽的树根,还冒出白色的烟。火苗还不断吞噬着周边的草木,耳边“噼里啪啦”的响起火烧到山上的草木受热膨胀破裂后产生轻微爆炸声。鼻腔里闻着一阵阵的烟焦味。由于离火很近,整个人身体感到热烘烘的,火光照得脸庞两热辣辣的。

我本想马上冲上去出份力的。这时才发现,自己此时却是赤手空拳。刚才走得急,啥工具也没带。其实自己除了一腔热血,确实也没啥经验,要带也不知带啥。原本计划回来就三天时间,路上用去两天,有此仅停留一天,除了衣服,别无他物。我赶紧向与我同来的大叔求助。只见大叔头戴草帽,肩披一条湿毛巾,腰间别着一把割草用的挂刀,一瓶水,身穿一套迷彩服,脚着解放鞋。我向他借了挂刀,砍了一根树枝,想以此为工具,去参与灭火。前来救火的人员不仅我们,在我们之前已经有好几批了,有很多还是陌生面孔,似乎并非本屯的人。我迫不及待,拎起树枝奔向火烧得最旺的地方,猛着举起树枝,打向着着火的草丛。然而火刚被扑灭,风一吹又燃了起来,如此反复几次。我感觉手中的树枝慢慢变得沉重起来,肩膀也开始使不上劲,一阵阵信令人窒息的沉烟扑鼻而来。脚下,黑色烟灰淹没了双脚的,一股炙热的感觉由脚底传了上来,被碳火烘烧的牛皮鞋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眼睛被熏得只能开一条缝,眼泪禁不住地往外流着。突然间,似乎有人在唤我的名字,随后一位大哥将我从火堆中拉回来。告诫我,不能单打独斗。火烧得正旺时也不能轻易上前,这样的方法,不仅灭不了火,还可能让自己身陷险境。

我听从了那位大哥的话,退到后面。后面是有一条小道路,道路将山林的草木分在两边。按那位大哥的意思,就是等火烧到道路边,我们才开始灭火,防止火苗窜到道路的另外一边,引起更大面积的火灾。果不其然,按照他的方法,不但不用深入到火从中,在路边活动也比像我刚才那像冲到前面强多了。救起火来也容易,因为火烧到路边,草木也相对少了许多,火势也没这么强劲。此时我留意到,原来,很多人早已等在路边,分派好位置,就等火烧到指定位置,他们就开始行动。另外带有刀具的人们,提早将道路另外一边的草割去了一片,防止火苗窜过来。这边的火,在我们的努力下,很快就将其灭掉了。起火的地方还有几处,当然每处都会有人去看护,我们灭完这边,又去支援另外一边。
其中有一个地方,燃烧的地方全是草丛。草很高,火势也猛,想用树枝扑火却又无济于事。如果硬是跳到草从里,也许可以将火灭掉;但由于草丛太密,人进去,危险系数也大。按照那位大哥的想法,还是让大家在路边等候,这样相对安全。但是烧完这片草丛后,还没到路边,紧挨着的是一片经济林,如果任其烧完,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大家不甘心,后来还是试着冲进去,试了几次,都无功而反。在这片山地里,在这个时候,没有灭火器,没有水。有的只是一群拥有简单工具的人们,还有一颗颗护林救火的心。这时候,我看到了被太阳晒干得拿手都可以捏成粉的泥土。我就想到,我们平时都有学些消防安全知识,知道燃烧离不开氧气......。于是我就建议大家用土来灭火。很快,大伙对着着火的草从一阵“”狂轰乱炸“,顿时尘土飞扬,庆幸的事,火势越来越小,最后留下一道白烟后就再也烧不起来了。大家欢呼着,此地火已得到控制,我们再去支援另外一个地方。

在大家的努力下,火终于全被灭掉了。这里的山区距城镇太远,不能仅指望着能像在城市里,拔打119就会有消防员来帮灭火。其实,电话是有人打了,但是如果都等着消防员来灭火,那这片山区早已不知被烧毁了多少回。据了解,这回前来救火的,除了本屯的人外,还有附近几个屯的年青人,听说这边火灾,大老远坐的摩托车开到山脚下,前来支援。这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是这片山区的一大变化。记得我还在这里的时候,君不知,附近的几个屯,为了争抢土地,抢资源,大打出手。听老一辈的说,以前去到别的屯都要格外小心,有时候路过别人的地方,都有可能被打到骨折。而今天这种事情就已不复存在,大家都能和睦相处,哪里有需要帮助的,只要知道情况,无需人去叫,都主动前来帮忙。就比如这次的火灾一般,他们都是主动来帮助的。据了解,前年隔壁屯山林火灾,本屯的年青人也是组队前去帮忙的。

此番的三月三扫墓之行,山还是那座山,而人已然今非昔比,虽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火灾,但通过这次救火行动,看到了家乡人良好的精神风貌,甚是欣慰。也由于这次的救火行动,让这次的出行变得更加令人难以忘怀。
但愿家乡变得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