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称得上历史悠久了,看起来非常的小,其实总会出现在各种微妙的场合下。
《聊斋志异》中跟即墨相关的小说只有两篇,一篇叫《香玉》,其中提到一个即墨蓝氏进崂山下清宫采了宫中牡丹花,回家把花养死了。这个即墨蓝氏,虽然可能出于爱花的心态,但真的是采了个寂寞。另一篇《罗祖》,才是正儿八经发生在即墨的。《香玉》跟道教有关,《罗祖》则跟佛教有关。
今天要读的,就是《罗祖》。
罗祖,原名罗梦鸿,是民间宗教无为教的创始人。无为教,在明末清初影响力极大,所以
读《罗祖》,无为教的故事要从家族弃子、绿帽子开始:
即墨人罗祖,自幼家中贫穷,恰好朝廷征兵,于是宗族就把罗祖送到了北方当兵充丁。我查资料,罗祖被送到北方时,约莫十四岁,是一个网文主角应该有的年龄……
这里的北方,应是明朝当时的密云,当然也是现在的北京密云。
几年下来,驻防守备非常信任他,等到要调任陕西时,便要求罗祖也一同前往——这种情况常见,当年林则徐南下禁烟时,也自己选了好几个帮手。罗祖这时已然娶妻生子,他便把妻子和儿子托付给了好朋友李某照顾。
可想而知,三年后,罗祖被李某和妻子绿了。
到家后,罗祖发现不对。便诓骗妻子说:“我要去帮上司传命,晚上不回来了,不必等我。”
但罗祖转头就藏身起来,到晚间悄咪咪地回家,果然看到妻子和李某同卧一床。
罗祖破门抓奸,二人跪地求饶。
罗祖抽刀,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本想杀死李某,但最终“立地成佛”,说:“我本来把你当成人看,但现在杀你是侮辱了这把好刀。现在我把妻子和儿子都给你,但你也要充我的身份。”
罗祖把马匹器械也都留下,然后消失在夜里。
但得知此事的乡民们却十分愤怒,把李某和罗祖妻子抓来送到了官府。略一上刑,李某就招认了。但因为找不到罗祖,县官便以为李某不仅谋奸,还害人命。
于是,李某最终死在了牢狱中。
罗祖的儿子,则被人送回了即墨。
后来,有樵夫在密云县石匣营见到一个道人,不吃不动。有人认识他,知道他是罗祖。
又过了几年,人们发现罗祖坐化在了山洞中。
即墨人为了纪念罗祖,修了罗祖庙,因为儿子和他长得像,大家就称他儿子为“小罗祖”,又把香火钱给小罗祖。
后来,罗祖的后人仍然在收香火钱。
蒲松龄对罗祖最激赏的,就是他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觉悟。
不过,历史上的罗祖似乎一直在密云地区传道,还一度被下狱,但似乎因与正德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关系密切,又出了狱。
一些人认为,罗祖的无为教是白莲教的分支,但也有人认为无为教其实是反对白莲教的。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读一读濮文起的《中国民间秘密宗教》或马西沙、韩秉方的《中国民间宗教史》。但总之,无为教在明末清初一直传到了南方。
只不过到了乾隆时期,无为教终于被朝廷视作邪教,只能在民间默默发展,倒也颇有声势。
可见,《罗祖》故事的主体主要发生在密云而非即墨,但和即墨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了。
蒲松龄为什么要用绿帽子的故事来讲述罗祖得道呢?
大概是因为小说需要构建戏剧冲突,必须在小篇幅中制造巨大的冲突,才能让罗祖从人转变为佛。所以,从发现被绿这一因,再到放下屠刀印证“立地成佛”这一果,正好完成文学冲突。
至于放下妻子儿子,人们或许觉得难以理解,但可以想一想古代修道人的尸解。尸解,简单来说就是死后成仙,因为死了,就可以把红尘的羁绊消弭,否则怎么成仙呢?妻子儿女财产,皆是羁绊,所以也应该舍弃。
毕竟小说家没有对故事平铺直叙的义务。
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了解一下无为教的《五部大乘宝卷》,包括《苦功悟道卷》《叹世无为卷》《破邪显证钥匙卷》(上、下卷)、《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现在的湖南宜章县档案馆还藏有这些宝卷。
以上,是一篇关于即墨的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