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蒙(1054~1121),字元功,密州人。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徙襄邑。擢监察御史,进殿中侍御史。徽宗崇宁间上疏论十事,迁侍御史,改户部尚书。大观四年,除同知枢密院事,进尚书左丞。政和六年,为中书侍郎。次年十月,罢知亳州,徙知东平府,卒后谥文穆。

临江仙
未遇行藏谁肯信,
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
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
只疑远赴蟾宫。
雨馀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
看我碧霄中。
【注】临江仙:词牌名。未遇: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行藏:指出处或行止。语本《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无端:谓无由产生。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良匠:泛指在某方面技艺精湛的人。形容:形体和容貌。当风:正对着风。吹嘘:吹助,指风吹。唐孟郊《哭李观》诗:“清尘无吹嘘,委地难飞扬。”蟾宫:月宫,月亮。唐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指科举考试。碧霄:青天。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年青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首词。后来,他竟真的一举考中了进士,历任要职。
这首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则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一语双关:一方面,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如何;另一方面,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临川人。北宋文学家,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江神子
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
飏残红。
野渡舟横,
杨柳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
人不见,
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
粉香融,
淡眉峰。
记得年时,
相见画屏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
千里外,
素光同。

【注】江神子:词牌名,也称《江城子》。杏花村馆:即杏花村驿馆。据说位于湖北麻城岐亭镇。酒旗风:使酒旗摆动的和风。溶溶:指河水荡漾、缓缓流动的样子。飏:意为飞扬,此指飘散的样子。残红:喻指凋残的花。野渡:村野渡口。望断:指一直望到看不见。人不见,草连空:意为不见所怀念的故人,唯见草色接连到天际。
晚烟笼:指黄昏时烟气笼罩的景象。融:融合,匀融,匀合。此句另有解释为:粉香融,是描写景物中空气之美;淡眉峰,是描写烟气笼罩远山之美。愚不以为然,倒倾向理解为写人。因为此句亦宾属于后面的“记得”“相见”语句;其中既有倒置,又有省略,却会意浅明。年时:此指“当年那时”。画屏中,指如诗画一般的景象。关山:据《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复斋漫录》所云,应指黄州关山。素光:此指皎洁清素的月光。

某年暮春,在黄州属地一个叫杏花村的驿馆中,词人独自在驿馆外闲游散步。面对着美丽的江南风景,词人不禁想起昔日相恋的情人,一种无法压抑的情感充溢在作者心中。于是词人回到驿馆,向负责杂役的人要来笔墨,在墙壁上挥毫题写了这首《江神子》。
据传,谢逸此词写完之后,凡是住到这个房间的人,都反复吟咏这首词,并纷纷向驿卒索要笔墨纸张将其抄写下来。驿卒觉得很麻烦,便偷偷用白粉将此词涂抹掉,这才制止了人们的抄写。足见这首词,当时是多么令人喜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