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活着》余华      读书笔记    一切苦难最终归于平静

《活着》余华      读书笔记    一切苦难最终归于平静

作者: 3e9d876524af | 来源:发表于2018-05-07 22:57 被阅读134次

1、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2、《活着》结尾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晚年做和尚。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到来。

《中文版自序》

1、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

2、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就了解了世界。

3、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

4、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述说着丑恶和阴险。

5、“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6、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日文版自序》

1、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

2、我用第一人称叙述,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

《英文版自序》

1、作家的写作往往是从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转瞬即逝的记忆、一句随便的谈话、一段散落在报纸夹缝中的消息开始的,这些水珠般微小的细节有时候会勾起漫长的命运和波澜壮阔的场景。

《麦田新版自序》

1、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活着》余华      读书笔记    一切苦难最终归于平静

饭后,睡了很长时间的午觉。醒来,窗外天有点暗,但还是晃眼的。摇摇晃晃醒来坐在书桌前发呆,桌上有我刚借来的《活着》。多年前,应该是初中,看过电影,虽然电影画面已经模糊,但是回想起时还是有种莫名的触动。看到他的新买的书中有这本书,勾起了我重温的欲望。于是,翻开。

开篇《序言》的第一句——“一个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强烈地撞击了我的内心,仿佛挖开一道口子,有什么东西出来,或者是让我看到了什么。我一直知道也承认我是一个不真实的人,从来不会去正视自己的内心,为了这个生存的世界和生存在这个世界与我有关的人,我总是在压抑、掩饰,然后痛苦。虽然我不是作家,但我可以学习余华,在无人知晓的这片天地,敲打文字,审视内心,安慰自己。

不知不觉,我从浮躁到安静,最后彻底沉浸在作者笔下福贵所讲述的一生的故事中。福贵只是在讲述,慢慢的回忆,静静地讲述,很平淡,偶尔会有一丝情感的波动,太轻,我无法深切感受。

福贵是一个富家少爷,却因自己的嗜赌而耗尽家产,也葬送了父亲。生活的突然改变,至亲的离去,福贵也发生了转变。接受改变,悔过,开始租田,褪下绸缎,穿上粗布衣,努力生活。以为这是一个发家奋斗励志史,“养一只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羊,再把羊养大,羊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

谁知,怀孕的妻子被丈人接回家中。几个月后回来了,团聚了。母亲却病倒了,去请郎中,却被国名党抓去充军。在战场经历炮弹,饥饿,俘虏,没死一路乞讨打工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中。才发现母亲已去世,女儿凤霞发高烧聋哑了。好在,儿子有庆好好的成长,一家人团聚了。幸福的生活好像努力就可以相伴了。

然而,悲剧才刚刚刚开始。

土改,分到田,逃脱被杀。辛苦种好田,却大跃进,回收一切,吃大锅饭。家珍患软骨病,卧床不起。有庆上学,积极献血却被抽干而死。凤霞风光嫁给二喜,幸福生活,怎料生孩子苦根后大出血而死。家珍难忍女儿离去,也离福贵而去。二喜像儿子,却干活被石板夹死。与苦根相依为命,可最后却被豆子噎死。

于是,只剩下福贵了。终于,攒够钱,买了一头老牛,也叫福贵。“两个老东西”活着,活着,活着,就这么样又过了好多年。

太苦了,福贵这一生,其中我几度落泪,不知。余华在《日文版序言》中说“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对于福贵而言,这就是也仅仅是他的生活。感谢这一句,让我能把自己从认为福贵是“幸存者”的感受中抽离出来。虽然福贵只是在讲述,没有感叹,看不到伤痛,但悲痛因福贵强大的承受力与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无所适从。我无法想象那份无法衡量的伤。

很喜欢文中福贵讲述的口吻,就像小时候,在树荫底下,看着老人的皱纹,没牙的嘴巴一张一合回忆当年的自己。也喜欢文中的“我”,用耐心等待一个老人的一生,用眼描绘乡村朴素的景。最喜欢小说的结尾“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到来”,一切生活中的磨难都回归了平静,老人唱着歌谣消失在黑夜中。

只剩“我”在辽阔的大地上静默。

相关文章

  • 《活着》余华      读书笔记    一切苦难最终归于平静

    1、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2、《活着》结尾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

  • 苦难不值得追求!(29/1000)

    一点の读书笔记 1、余华 《活着》 里有一段话: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 苦难...

  • 余华《活着》——平静的叙述,苦难的反思

    今天花一天时间把余华的《活着》看完了,看完之后我只想说,“x,作者太狠了吧!全部人都死光了,就只剩福贵没死。” 笔...

  • 活着

    迷惘的人常常想活着为什么。人生需要苦难,苦难会教会你活着干什么。我在余华的《活着》中深有感触。

  • 没有杀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福贵是《活着》的主人公,苦难则是《活着》的主线。 余华自己就说《活着》是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 “年轻就要多吃苦”,是不是一碗毒鸡汤

    余华在《活着》中写道:“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它不会带来成功,也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

  • 活着

    今天我想浅聊一下,余华先生的《活着》。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除活着以外的一切事物而活着。...

  • 分享

    很认同余华《活着》里的一句话: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值得赞扬和歌颂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

  • 余华《活着》:活着是幸福,也是苦难

    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在身边最后一个亲人苦根死了之后,福贵如是说道。 《活着》这本书是作家余华于...

  • 《活着》——活着,就是希望

    文/言一 看完余华的《活着》,在心被扎的生疼后我的心里涌现出的不是同情,而是平静,就像主人公在经历了多次的苦难之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余华      读书笔记    一切苦难最终归于平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pb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