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黄历上说,今天宜写作。那我就写点文字吧。
有阳光的冬日,利用午休的时间,又追了几集电视剧。八月长安的书籍没有看过,但是关于《最好的我们》和《你好,旧时光》这两部剧我是一集不落。因为自身是职院出身,所以也许是对高中生活的憧憬,也许是对初中美好生活的回忆,这两点情感交织在一起,总是让我能跟着电视剧情不自禁的喜怒哀乐。
在米乔用相机采访大家十年后想成为什么样的时候;在米乔办理休学手续,潘主任抱她的时候;在米乔给躺在医院长廊上的父亲刮胡子的时候;在同学们跨过成人门的时候……有太多的小情节,触动了心灵深处的泪穴。
不管是在哪里度过的这几年,细碎的记忆拼起来就是我们的青春。因为我们都一样,对青春充满敬畏。
米乔休学和去世的时候,我想到了我们14高小教2班的颖露。很普通的一节体育课,她在我旁边跑步,拉着我说:“鸭子,我跑不动了,膝盖好痛。”“是快要下雨了吗?还是这几天没休息好。”我漫不经心的回答着。“不知道,管它呢,没事,我再坚持一会。”她总是很乐观,她坚持跑完这条道路。
几天之后,被查出患有骨肉瘤。悄无声息的休学,然后在宜春、南昌、北京辗转几地治疗,我从来没有见过她一面。在她去世后,想起有关于她的一切,我常常会恨那个时候的自己,太过于怯弱。为什么不能买上一张去南昌的火车票,去看看她。以至于在她治疗的这一年里,从没出现过在她的身边,只不过是偶尔通过长途电话,聊聊天,听她吃午饭声音。
在学校的日子,我们谈论追求独自旅行的炫酷,我们喜欢待在图书馆的安静。所以她治疗的那一年里,我都在等,等一个消息:就是桃花开的时候,她回学校了。陪我去图书馆看书,我们一起计划去厦门旅行。
可能,那回不去的青春里,真的有很多等不到的人和事。但无论结果怎样,我都把它称为美好事物。
2017年四月份在周末返校的公交车上,接到了朋友的电话。说:颖露离开我们了。没有哭,看着车窗外,我想她可能会悄悄回来一趟和我们告别,不能让她失望。这一次她坚持一个人去了另一个安静的世界。
是不是每个人的青春了,都会有朋友离开这一情节?是不是只有跨过这道坎,我们才算真正长大?
那么,关于未来呢?我们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呢?
郑彦一在DV里说,希望十年后的自己成为一名漫画家,一个人待在屋子里画画,累了的时候就外出旅行,看风景顺便找找灵感。楚天阔在DV里说,希望十年后的自己上班挣钱,过着平凡的生活。虽然他们恐惧眼前学习的压力、家人的期望,但是关于梦想从来就没有忘记。一出校园,关于十年后,很多人连幻想的勇气都没有了,我就是其中一个。游荡在这个城市里,换着公交车出行,完成了眼前的工作,天黑就躺下睡觉,看似充实而虚幻的生活,真是让人心神意乱。手机里隔五分钟一个闹钟,还是会在冬天的早晨赖床然后迟到;精心挑选的日记本里写满了密密麻麻过期的计划;总是警告自己,要坚持,要努力,到头了一场空。就像每天晚上做的那些奇怪的梦,六点一刻醒来的时候,就忘记的一干二净。这段话,也不是非得强迫自己表达一个怎样的观点,只是觉得自己的怯弱在随着年龄增长,为什么呢?
辛锐努力学习以及靠近林杨的那几集,弹幕里好多言语都是在谴责她。我不知道为什么?是入戏太深吗?虽然辛锐有些地方做的确实不够好,但人无完人,更何况人本来就是自私的。一个柔弱的女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习飞跃性进步;八点睡觉,定三点闹钟起床;通过努力,让自己在学习、运动、着装方面有飞跃性的蜕变,让喜欢的人注意到自己。其实她本身就非常励志的!只不过在周周优秀和善良的衬托下,显得没有那么出彩和光彩。
在这个角色上,我也不是特别喜欢她,但是生活中,更多的应该是辛锐这样的人。这里所说的,不仅是自私,而是说天赋。我就是一个像她一样极其平凡而又不起眼的蒲公英。但是我们极少人做到了和辛锐一样励志。
电视剧还没有看完,结局也断断续续听朋友们讲完了。我还是决定认真的看完后面的情节。
对学校的生活有些怀念?还是对那个勇敢的自己有些留恋?我不知道,只希望自己能继续站起来,不要躺下去,躲在黑夜里。
关于分离、关于未来、关于追求如果我们都没做好准备的话,祝万事胜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