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专注的得与失

作者: 十六画生的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7-04-11 22:40 被阅读30次
《稀缺》:专注的得与失

罗辑思维节目里曾经推荐过一本书《稀缺》。这是一本研究稀缺心态如何对人们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的书。

这本书想要表达这样一个观点。

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会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

书中提到了二战时期的一项饥饿研究。这项研究初衷是为了解决如何为饥饿的战犯和平民分配食物。研究人员先让一批志愿者产生饥饿感。在对志愿者的日常观察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人们会把注意力放在跟食物有关的任何事情上,有的人开始对食物的价格,菜谱开始产生兴趣。饥饿仅仅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种稀缺形式。

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对于饥饿的人来说,他们需要食物;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亟待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对于缺钱的人来说,他们需要想办法支付每个月的房租;而对于孤独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他人的陪伴。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有一位科学家专门研究了影响会议进程的因素。他发现很多会议总是在后半段会产生实质性结果。因为会议开始人们觉得时间还很充足,会对会议的内容心不在焉。一旦会议进行大半,人们认识到时间不多时就会变得齐心协力起来,完成工作的意愿和能量会突然增强。

稀缺让人们开始专注当下的事情,但有时候也会产生致命的后果。稀缺对人类大脑产生的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之中。书中提到消防员在车祸中死亡率高是因为忘记系安全带造成的。根源在于消防员在面对突发火情时要争分夺秒去考虑很多准备工作,他们专注于灭火工作而忘记了上车后系安全带,潜意识中完全忽略了要记安全带的规则。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好稀缺呢?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专注红利。

无论是有关工作还是娱乐,只要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专注红利”(focus dividend),也就是稀缺俘获大脑时所产生的积极成果。

利用专注红利,我们可以为自己的任务设置截止时间,尽量让自己感受到时间稀缺带来的压力,这样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关注要做的事。但任何事都是有得有失,压力过大,我们就可能忙中出错出现失误。所以我们还要学会适度放松,不能总是紧绷神经工作。

相关文章

  • 稀缺——第一章 稀缺的得与失

    当稀缺俘获人们的大脑时,稀缺的得与失也会随之而来。书中把稀缺的得称为“专注红利”,稀缺的失称为“管窥”。其中逻辑也...

  • 《稀缺》:专注的得与失

    罗辑思维节目里曾经推荐过一本书《稀缺》。这是一本研究稀缺心态如何对人们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的书。 这本书想要表达这样...

  • 稀缺的专注

    最近看到的文章有很多都是关于专注,这也是我稀缺的品质。专注有个近义词—高效。而节约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

  • 物随心转  境由心生

    真正可怕的不是资源的稀缺,而是俘获我们大脑的稀缺心态。 001:专注红利 稀缺会迫使我们专注在迫近的重要事情上。举...

  • ORID《稀缺》第二部分稀缺降低人的智商

    今天学到的内容: 1,稀缺,导致人的专注,管窥之见,看不到未来的风险,其他应该专注的事情。 2,专注于稀缺其他的事...

  • 英雄母亲的第四天

    只听了一本书《稀缺》。 稀缺,管窥效应,只专注眼前的事。穷人与富人相比,稀缺的是专注力和视野,举例,穷人在买东西时...

  • 专注力 > 任何财富

    悟/石韧 专注力是稀缺能力。如果能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那将比任何财富都有价值。当今时代,我们都很稀缺专注力。 很多...

  • 稀缺。

    锻炼专注 专注具有积极意义:稀缺会迫使我们专注在迫近的重要事情上;管窥则是消极的: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让我们...

  • 稀缺的专注力

    这个时代里,最稀缺的是注意力或者专注力——专心地去做一件事——而这恰恰是做好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为了获...

  • 稀缺的作业

    稀缺的思考 在稀缺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稀缺的黑与白,给予了专注红利,又造成了管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稀缺》:专注的得与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pu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