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一章第一节的随笔
想来《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这本书是我2013年左右买的吧,那时候市教研员叶老师要求语文老师人手一本,我很积极地买了,却很懈怠地去阅读,再拿出来时,书页已经泛黄。那时,叶老师要求至少认真读一读第四章,我就只读了第四章,但现在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更让我自己都觉得自己荒唐的是,就连书名中有一个“的”字,也是今天要写读书笔记时才发现的。人到中年才发奋读书,也不晚,只要开始,就不晚。我给自己打起。
时隔6年,其间有幸多次亲眼目睹余老师的课堂,多次近距离倾听余老师对语文教育的思考,对青年教师的叮咛。回过头再来看这本书,更深切感到句句真言,相见恨晚。
读《章法审美》,我看到余老师总结了那么多的“章法”,顿时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的语文知识储备少得可怜。与此同时,只觉得余老师蜻蜓点水,讲得太少了。可能是大学的知识,自己遗忘了,只能自己给自己补课。
“起承转合”是翻看《汉语成语考释词典》中的解释,才真正理解其含义。词典中解释道:起承转合,就是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起,开始。乘,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从正面反面立论。合,全文的结尾。更详细的解释是元代杨载的《诗法家数 律诗要法》起:破题,或对景起兴,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承:为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用事引证,要接破题;转:颈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不穷;合:结局,或就题结,或开一布,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
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中解释的更为精炼: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由此,我想到杜甫的《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就眼前景写起。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承接首联的写景。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写景转到写自己的境况。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缴颈联之意,突出自己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
经过以上粗浅的分析,我体会到,读这种方法指导类的书能够将书中所讲的知识理论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想联系,印象会更加深刻。
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以这种读书随笔的方式,认真钻研余映潮老师的教学主张,先把这本书读厚了,把自己该掌握的知识都一个一个捡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