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史迹•悠悠文脉047迟到的原因-1

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史迹•悠悠文脉047迟到的原因-1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4-08-03 06:13 被阅读0次

迟到的原因

元代很短,但是文化的话题不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涌现了一种辉煌的文化。一涌现才发现这种文化在中国是迟到了,而且迟到的时间很长,有1000多年。

这迟到的文化就是中国戏剧。

古希腊早在2500年前就有了永垂史册的悲剧,古印度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充分成熟的梵剧。中国本来在文化上什么也不缺,怎么就独独缺了戏剧。

不仅孔子孟子没看过戏,屈原曹操没看过戏,而且李白杜甫也没有看过戏,这实在太说过去了。

文化发展的历史上,戏剧的有无实在是一件天大的事。

一般的艺术要么动用视觉,像绘画和雕塑,要么动用听觉,像歌唱和奏乐,要么动用符号表述,像故事和诗歌,而戏剧却把它们全都包罗、中和、交融了。这就是说,把人们的视觉系统、听觉系统、思维系统全都调动起来了,让人不再是一个片段的人,而是一个完整的人进入审美。这不仅是艺术史上的大事,也是人类史上的大事。

而且戏剧的审美也是一种群体审美,因此一个个完整的个人又扩大为社会群体,无数观众在同一个时间里与创作者进行着及时反馈。世道人心必现无疑。有时甚至以群情激昂的声势显示文明的步履。

这样的盛事、好事、大事居然长期与中国无缘。不管怎么说,这都太让人纳闷了。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中国戏剧迟到1000多年是出于这两个原因:一,中国人在生活上的泛戏剧化。二,中国人在精神上的非戏剧化。民众是习惯被引领的,引领者大多是儒者、名士、君子。

君子在生活上的泛戏剧化,是指礼仪。孔子为礼仪的全面复兴奔波了一辈子,结果中国也常常被称为礼仪之邦。说起来礼仪实在太复杂了,那是一整套城市化的拟态表演,重服饰、身段、动作、步态、声音、表情都进入了一系列虚拟仪式,并在仪式中夸张渲染固化。简单说来,他们必须处处表演,时时演戏,程式化的拟态表演其实也就是戏剧的基本特征。这一来,戏剧艺术立身的界限就模糊了。用美学语言讲,戏剧美在没有凝聚之前就四处散落,因此也难以凝聚了。如果要做一个通俗的比喻,那就像一个成天在吃大量零食的人,已经失去了对正餐的向往。直到今天仍然满眼可见戏剧表演的零食,从官场作态到泼妇闹街,都生动极了。

戏剧的正餐应该包含比较激烈的矛盾对立和情节冲突,但在这一点上,君子们又不配合了。君子要求温良恭俭让,要求和为贵,这就从根本上贬斥了戏剧冲突,当冲突无可避免地出现,君子又要求用中庸、节制、互敬的方法来处理,这显然又构不成戏剧冲突所必须的尖锐紧张。希腊悲剧中那种撕肝裂胆的呼号,怒不可遏的主奏,惊心动魄的遭遇,扣人心弦的故事,都不符合儒家的精神规范。在精神规范上,儒家君子必须处于非戏剧化状态。

所以生活上的泛戏剧化和精神上的非戏剧化,从两方面阻止了戏剧的产生和发展。用我们的日常语言来说,这地方处处演戏,又处处没戏,戏剧就不来了。

相关文章

  • 《中国文化课》何奕读书分享

    何奕读书分享2020.3.29 《中国文化课》 今天读完第二单元,很开心每天10分钟,快读完一半,虽然这种方式比较...

  • 文脉悠悠

    关于文学,心里要有数,传承是大于创新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诞生被后世追寻铭记的作品和人物,之所...

  • “中国文化长寿的八大原因”

    “中国文化长寿的八大原因” ——总结自余秋雨《中国文化课》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悠悠五千多年的历史?今天就由我带领着大...

  • 20200606君子未死,人格未溃

    今天开始,进入《中国文化课》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 这一单元,使中国文化有了高尚灵魂,并与天地接通。大...

  • 《中国文脉》读书感悟

    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一遍了,时间久了,再次翻阅,感觉很陌生。(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

  • 《中国文化课》第一单元读书笔记

    第一单元读书笔记 01 非常有幸读了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课》。这是第一次以通俗的方式全面科普传统文化,搭建一条精...

  • 听读《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

    【励志语分享】不要担心起点低,那只是我们出发的原点。只要肯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哪怕步子再小,也依然会一点一点上升。人...

  • 假期余额为零也能旅行,这本可以带你打卡5年的日历,了解下

    《古迹寻踪日历》源于《中国文化史迹》 《中国文化史迹》是日本古建筑学家及专门研究中国佛教的学者常盘大定和他的朋友日...

  • 【作品推荐||余秋雨《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是与《中国文脉》大抵相同的一本书,所不同者是《中国文脉》多了前言和后文两章而已。 《中国文脉》我在大一...

  • 中国文化对我有什么用?

    我本周重新看了遍樊登读书会解读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课》,给了我一些启发以及感想,我想本周来说说。 《中国文化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史迹•悠悠文脉047迟到的原因-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to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