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大V的爆文《刘强东道歉被夸奖:什么时候出轨变成一件荣耀的事情?》
这哥们儿年纪不大,专攻情感文章,粉丝众多。
他这次出手切入点极有代表性,真雷住了老猪,聊一聊。
该文在刘强东道歉微博下的评论里,截图了几条很偏激的力挺刘强东说出轨没什么的论调,然后开始评析,说现在的男人真是差劲,什么时候出轨成了一件荣耀的事情?为女同志鸣不平。
刘强东事件引起的舆论风波,网友们正在经历,大伙可以随便翻一番各大平台评论,刘强东不说身败名裂,最起码也是万夫所指。虽然有阴谋论以及其他观点,但是这次出轨的实锤毫无质疑地使刘先生站在了风暴中心。
可在这样清晰简单的事实面前,这大V仍然一叶障目,鸡蛋里挑骨头,牵强地搞出了这么一席观点。
目的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去触女同志们的痛点。把日常生活中不合脚的痛,刻意解说成是鞋子故意使的坏,再撒把盐、喷点辣椒水,读者们猛然觉得好刺激、好刺痛、好新鲜,这不就是在说我吗?这不就是在说我家的事嘛?终于有人说出了我的心声,简直就像是先知放光来指点我一样!
老猪为什么非常反感这样的写法?
你见过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你经历了一点破事,事虽破但很小,第二天也就罢了。但你身边有一个或两个三八的闺蜜,跟你说这事不能完啊,对方就是坏,七窍流脓的坏,就是故意针对你,TA谁都不敢欺负就欺负你……
说的你感同身受,说的入情入理,说的你一心堵,说的你恨不能立刻与对方去拼命。
很多媒体现在干的就是这种三八闺蜜的事。
它们为什么这么做?
简单啊,围绕热点审题,看其中有没有能刺痛人痛点的点,然后围绕这个点添油加醋,替目标受众宣泄性发声。
这样的内容,最能刺激情绪,引爆眼球,诱人转发,刷出阅读量。
但读者们要留意了:“情绪化思考,发泄性出声”,只会刺激事态恶化,并不能解决问题。
比如婚姻问题,绝不是某一方很渣、我很清白很无辜,我唾弃骂死了对方,就成骄傲独立优雅美丽的新女性了,就完事了。
现在的作者为了追求阅读量,有一种很糟糕的风气:切入话题痛点,事先勾画读者脸谱,然后替之情绪化发声(集中在各大热点舆情)、意淫式联想(集中在各种励志鸡汤文)。
这样搞完全不顾客观理性,只求挑起情绪,引发讨论转发。
生活从来很复杂,无论古今,无论贫富,无论职场还是婚姻,因为你的念头有多复杂,你对面那位的念头就有多复杂,两相化合,生活就会更复杂。
那些把自我强调的嗨到爆,把名人讲的轻松大写意的文章,你要警惕。比如如今在自媒体文中活的像神仙的苏东坡,六十四年间其实很不像神仙,否则怎么会留意这么多牢骚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