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冬至,适逢周末,注定又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冬至在广东算是比较重要的节日,向来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一家人齐聚,共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当然,深圳不能按照广东的习俗来算,毕竟深圳大多都是像我一样的外来人口。
在北方,冬至就不算那么重要的节日了,晚上家人围坐,吃顿热腾腾的饺子,冬至就算过了。有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不过话又说回来,北方人吃饺子的节日……实在太多了。
在部分北方地区,比如内蒙古,冬至有吃肉的习惯,有俗语,“冬至不吃肉,冻掉脚趾头”。当然了,内蒙那地方是天天吃牛羊肉。
相对于北方的饺子,南方冬至吃的就丰富多彩一些,除了广东比较普遍的汤圆,还有像年糕、糍粑、桂花酒等不同的传统吃食。
不过,一个广东的同事告诉我,他们家乡冬至吃狗肉,这我就不是很能理解了。强压着心头的不悦,我安慰自己,也正常嘛,毕竟四条腿的除了麻将桌不能吃啥都能吃,茹毛饮血也是正常。当然,这也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
到了晚上,朋友圈的“各路朋友”,纷纷晒出自己过冬至的方式。
会包饺子的朋友相聚一起包饺子,包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只要煮了不露馅儿就算合格;不会包饺子的家里炒几个菜;不会炒菜的家里打火锅;家里没火锅的就外出吃饭……
晚上的朋友圈,是最能体现“节日”氛围的地方,满满的都是节日的“仪式感”、生活的“精致感”。
冬至快乐——关于“仪式感”仪式感,是一个现代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词,仿佛不懂“仪式感”,就不懂生活。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说。
仪式感由来已久。最早,仪式起源于神话崇拜、宗教信仰。古代人们通过某一时刻的固定仪式,表达对神的敬畏。例如,古代各种宗教,都会有其宗教仪式,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信徒聚集到某一地点,通过某一套具体的仪式,表达内心的虔诚和信仰。通过仪式,行为变得神圣,事物变得重要。
之后,仪式慢慢从神话崇拜、宗教信仰的垄断中走出来,随着文明的演进和文化的发展,通过仪式被赋予意义的事物,也随之不断发展。
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礼”。“礼”本身就是一套复杂的仪式,统治者利用儒家的“礼”,约束众人的言行,形成森严的制度,巩固君主的统治。一言以蔽之,就是凸显统治者的“重要性”,即权威。这套“礼”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不断强化,有些成为了风俗,有些成为了道德。
东方如此,西方亦是如此。宗教通过不断修正的教义,固化宗教仪式。星期日又叫“礼拜日”,到了这一天,每个基督教信徒在这特定的时间,去往最近的教堂,进行特定仪式的神圣祷告。因为仪式,所以神圣,所以重要,所以敬畏。
再后来,人们通过创造各种“仪式”,来凸显事物的重要性。
比如中西方对于节日,都是要根据不同的“传统”进行庆祝,这传统本身就是仪式。
再比如中西方对于婚礼,都有各自的仪式,现如今很多人都要举办两场婚礼,在一方家乡举办西式婚礼,在另一方家乡举办中式婚礼,婚礼这种仪式让婚姻变得神圣而重要。
今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通过仪式感来强调事物的重要性,而是会利用各种仪式感,去赋予生活以意义。
就像冬至这般,在北方原本并不重要的节日,今天也要过得认真而精致,也要充满仪式感。大家认真和精致的目的,不一定是冬至有多重要,而是因为,这会让每个人的认真和精致被外界看见,而与之相关的生活,在人们心中变得有意义。
仪式感本身是好的,它让我们知道,什么是重要的、神圣的,生活是具体的、有意义的。
但生活也会被仪式感绑架。
有人做好了菜,精心摆拍、多次P图,发了朋友圈之后,配上一段文字——“生活还是要有一些仪式感的”,然后再默默吃掉已经冷掉的、并不好吃的饭,数着别人的赞。
有人晚上加班,冲杯咖啡、点个宵夜,发了朋友圈之后,配上一段文字——“生活还是要有一些仪式感的”,然后再默默合上玩了一晚上游戏的电脑,等着别人的评论。
有人过情人节,和另一半外出吃饭,发了朋友圈,然后配上一段文字——“生活还是要有一些仪式感的”,然后两人相对而坐默默地玩着手机,笼罩着并不显尴尬的气氛,等着被人的祝福。
有人为了认真生活,创造仪式感。
有人为了所谓“仪式感”,虚假生活。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祝冬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