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修养到了至诚

中庸:修养到了至诚

作者: 冷川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7-10-22 06:46 被阅读2次

    《中庸》

    1、白话:诚的境界,是天道的境界(专一、专诚、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没有妄想);诚的方法,由人道而到达同天道合一。诚这个境界,一点不要勉强,忘我不想而顺自然得到,随心所欲而恰到好处,就是有道之士;诚怎么样做到?真正的心理上的善的行为、道德的行为,能够专一而不变,豁然开朗。

    无所不学,详细询问,周密研究,明确辨别,力行真知。学有些知识达不到,学就要把它学通,不通不放手,不要停掉;要研究询问天下所有,问的还不彻底,不要罢休;有些问题是你不去思考它,想不通就不想了,那永远是不通(非要研究通);有些问题不去慎思明辨,分辨了没有明确观念,不要马虎;功夫达不到,要好好去修行,要实行彻底。人家一分钟懂,我一百分钟也要把它弄懂;人家十分钟才懂,我就算一千分钟也要懂。不断地如此努力,纵然是最笨的人也会变高明,纵然是最没有出息也会成高人。

    一念专精到自诚明了,这叫做“天性”(渐修而到顿悟);由明白了而转修持到诚,这叫做教育方法(由顿悟,悟后起修)。功夫到了,智慧自然开;智慧开了,功夫一定到。

    修养到了至诚(人性、物性就搞清楚,明心见性明白了),明白了自己;明白了自己,才能够一切众生就是都清楚(知人性);把人性弄清楚,宇宙万有的性才能都清楚;宇宙万有的性清楚后,就可以帮助天地化育万物;可以帮助天地化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长存一切圆满。(知周万物,道济天下。明白宇宙万有,帮助宇宙万有更好的运转。)

    2、中庸这本书,研究好在研究历史,或者研究修道等有可以用到,所谓的“诚”的境界,实际上可以是内圣的开端。因为这里经常形而上,或者那个看似无法揣摩,很多人没有用办法看的懂。但是中庸可以在多个角度诠释,如果在操作上来说:这里的诚,可以效果、可以是某个程度,或者可以是一定的修养功夫。

    3、学、问、究、辩、行。前三点可以进行专长,可以深入,辩就可以在差别上有所成就,行就是证,证实。当然,什么是究呢?可以是极深的专,可以是及广的分析。中庸可不是说,做不到最好那就凑合就行了,这是扯淡的说法,根本没有研究过中庸;中庸是啥?谋定而后动,只要动,就要恰到好处,就要通达。不动的时候,就要藏器于身,不动是内圣的涵养,动是外王的效果。

    4、相对于器质不好的人,就要勤能补拙了,实际上每个人各得其宜,各发其长,比什么都强。但是也存在有的,他所有层面资质都有点不好,就需要多下功夫;教育就是让笨的变强,让没有出息的,变得有出息。难不难?很难,例如我们养条狗、骑匹马,都要看血统与天赋,何况人呢?但是,后天是有机会成长的,虽然很难,但不要灰心。

    5、帮助宇宙万有可不能乱帮助,要搞明白,彻底透彻才能去帮助。不然就成了放生变杀生,帮助变阻碍了。你都不懂,那个学生有什么才能,是什么性情,就乱给人家教养,就有问题。他本来是个某领域天才,你非要让人家在另一领域当个蠢蛋,这不是乱来吗。

    6、是修了悟,还是悟了修,一点都不矛盾。悟没悟都要修,要有方法、有效果的修,不要越修越远;其实悟与修根本就是相辅而成,不能有固定的谁先谁后,看情况来。什么东西都是无止境的,我们要追求的也是无止境;人有时候很消极,就说:我修了后,也无止境的,干嘛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智慧,感觉很傻。有点像,反正一辈子才不过几万天,才不过一天吃三顿饭,死了后无止境的都在不吃饭,干嘛还要吃饭那么多此一举?就是进入了盲点;目标吓死人就不追求了?得不到100分,得到60分不行?既然是无止境的,就需要无止境的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修养到了至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yw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