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没有来自一个幸福的家庭
那请确保一个幸福的家庭来自自己
“父母的婚姻就像我们的一面镜子,你照见什么,便活出什么。”这句话的本意是充满负面以及所谓“宿命论”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人能够以父母婚姻为镜,有意识地颠覆命运,把原生家庭失败的点转为自己未来人生的“警示牌”。
香港张智霖与袁咏仪的婚姻如同娱乐圈中“教科书”一般的存在,他们更是一起幸福地迎来了结婚二十周年纪念日。殊不知其实张智霖并没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和童年,在最关键的青春期更是遇到了父母分开的家庭变故。但他决定选择要亲手成就一个属于他儿子的健康有爱的原生家庭。
父母离异让我更珍惜身边亲人曾经消沉和颓废的张智霖经人启发,突然悟出:
父母的分开,无关乎自己做得不够好,更不是所有婚姻的必然结果。父母虽然每天在一起看似“幸福”,但有些幸福其实是强装出来的,分开后他们寻找到各自的幸福,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那一刻,张智霖和自己,包括和父母完成了和解。
20年婚姻坚定牵手《与原生家庭和解》一书中说道: “要想与原生家庭和解,先让你的意识自由成长,而不是被原生家庭囚困。” 何为“让意识自由成长”? 成年后我们有了自主生活的能力,同样要拥有自由成长的意识,脱离原生家庭给你灌输的观点。 当一个人的意识成长了,回过头看会发现并理解父母“局限性”。
活出自己,不枉此生真正拥有自主意识的人,会懂得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转化为一条条通往幸福婚姻、家庭模式的正确路线,不走进同一片沼泽之中。“ 如果自己没有来自一个幸福的家庭; 那请确保一个幸福的家庭来自自己!”
为什么学会觉察?
“自主意识”在这里更多是指“自我觉察意识”。
不论“过去”为你带来何种“痛”,埋怨、抱怨、指责只会让自己更痛苦,动弹不得,不会让你快乐起来的。
我们要学大海,成为更大的容器,我们要学椰子的净化功能,把海水转化为美味可口的椰汁。有不好的事情到我们这里就要停止,不单单停止还要转化为好事。
我们可以成为转化器、净化器,学听“话”学说“话”学闭嘴学慢思考——说话是一种能力,不说话是一种智慧;聆听更是一种能力,学会聆听最智慧;慢是一种能力,某些时候需要学会慢一点,“慢即是快”。
到底需要觉察什么?
觉察:我好了,整个世界就都好了
戒“应该”二字。这个限制性词语,表明你想掌控,你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要不就想掌控伴侣,要不就想控制孩子,生活常态中你不是指责抱怨他人就是苛责不放过自己。终日活在不开心当中,总有事情让自己看不惯甚至异常愤怒。
在家或在外,都容易因你而充满“乌烟瘴气”,整体能量场一路往负面拉低,“踢猫效应”“连锁反应”甚至“祸不单行”都容易接踵而来,由于能量场是相互影响的,假若低能量占上风时,就会整体拉低能量场;“吸引力法则”说的也是低能量场和负向思维的人通常会吸引同类,所以会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好的坏的实质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本来一切身外物都是白纸一张(佛家所说的“空性”,一切本无好坏),综合上述也就解释得通了:每个人其实都应该有所谓“渣”的一面,只是看多还是少,隐性还是显性而已,因为世上并无十全十美之完人,看看哪种组合把对方的“渣”逼出来,“打”得不可开交;还是把对方的“亮点”点燃而已,磨合得越来越温润持久。这,再一次应验了“空性”一说。
用“可以”这个开放性的词语替换掉“应该”二字,有望让整个能量场开始慢慢转换,也是转念的开始。要改变际遇甚至改命,要从自己入手,没错,就是那句“我好了,整个世界就都好了”。
自察读白
你可以自察一下,当你大声说出以下话语时你的内心是麻木的?还是兴奋激动的?还是很不自在的?还是百感交集的?——“我懂得自我赋能自我欣赏,我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我就是天上最闪耀的那颗星,我很棒,我很有智慧,我欣赏我自己,我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我不要活在他人的价值观中,我要活在自我价值里。”
我自己读这段话时内心非常平和——说的正是我,这是我的自画像,我不怕人家说我自恋,因为我真的真的很爱我自己,不论是低谷中的还是波峰顶上的那个“我”自己,我会给内在的那个“她”鼓劲。
多维度检视自我状态
从聆听自己的语言模式,聆听与他人的对话聊天模式,
到聆听自己大脑里的声音和对话------
就像女性成长学院创办人一稼老师比喻的那样,对于我们的“内心闺蜜”,
我们是否听见过她?
是否能忘我聆听她?
还是只顾自说自话?
抑或是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外在的杂音上而导致我们最亲的内心闺蜜的话语声被压得很低,甚至微弱到听不见了?
我们没有好好地听从“内心”的声音,迷失了自我,只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跟着普世称好的声音盲目游走,很担忧与众不同而受到各种评判。对于真情相待的“内心闺蜜”,却一直视而不见。这是非常悲催的一件事情。这就是无法好好“爱自己”。
搞懂孩童的
“高自我价值”&“选择美好的权利”
修行时经常会主张人们向婴孩学习。三岁的小孩本来面目就是“高自我价值”的,所以才有了所谓“两岁”这个“人生第一个叛逆期”,他会觉得自己很棒很对,那是因为有些急着要否定他们的大人想用自己复杂的固化思维硬套、支配这份“高自我价值”,大人没有把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给到两三岁的宝贝,会出现这个“高自我价值期”的巨大冲突。
为什么瑜伽和冥想会建议让我们向婴童学习、建议我们要多“猫”下身走进那个真实纯粹的孩童世界,走进孩童的内心,重新感受那份原生态的纯粹和真实,那份自我肯定。
“选择的能力”适宜在三岁前就培养起来,这样的个体长大以后很多人生课题往往都能自己做主。所以我们大人不要沾沾自喜于孩子言听计从,你正在把孩子变成心灵的囚徒。
要知道人生都是选择的结果,今天是由若干年前的昨天决定的,而今天的选择又决定了三年、十年后的生活。不要怕让他人选择,一个人永远都要拥有选择美好的权利,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旦做了选择,自己就要为此负100%的责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在《第三种选择》一书中说到,通过洽谈找到第三种选择可以避免与他人的很多冲突,跳出双方死守的观点寻找到对两人都更有好处的第三种解决方法。任何事情都有三种以上的方法,正所谓一种选择是没有选择,两种选择是左右为难,三种选择才是选择的开始。对大人而言同样适用。
我有一个切身体会就是,我陪伴儿子走过四岁前婴幼期是全然没有感受到这个所谓的“第一个叛逆期”的,我真是有全然接纳当时的他,没有任何的拧巴与对抗,也没有什么指令与教导,就是全身心享受陪在他身边,观察他的成长与变化,无条件地爱他的一切。
快乐爱笑暖心宝
每一天都是“累并快乐着”,他渐渐成为了那个阶段超级爱笑超级欢乐的一枚暖心宝贝,我想“快乐源泉”除了我经常到户外溜娃、见啥说啥嘴不停、让他撒开手脚体验大千世界的稀奇古怪之外,“书”应该功劳很大——“书中自有黄金屋”一点不假。
记得他两岁时我搬张高高的双层餐椅放在厨房门口,只要我在他视线范围内就好,他就可以安心自己翻各种小书看得津津有味,不打扰我安心做事;四岁时即便离开我的视线,他也可以自己静静安坐书桌前开始啃字书了。
古灵精怪,不嫌事多
(题外话:那时我的主要时间都用在帮助有听力障碍儿子的语言康复训练上了,里里外外团团转,没什么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做榜样。回想起来,做对了的动作应该是2个月开始至1岁半的时光里抱着他“手指”点读,他建立起的这个阅读好习惯也间接让我自己受惠不浅——比方说外出吃喜宴,我给本小书他,就可以自己乖乖坐着捣弄很久很久,甚至让我全程大快朵颐。对比眼前这个极具挑战性的有“刺”的“青春期”小伙子,真怀念那时气定神闲的日子呀。)
由东方佛学“空性”想到阿德勒“目的论”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观是:世界极其简单,任何人随时可以获得幸福。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现在,你眼中的世界呈现出复杂怪异的一片混沌。但如果你自身发生了变化,世界就会恢复其简单姿态。
呼应前面所说,”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
听天由命VS. 我命由我不由天
如果只按弗洛伊德心理学派的“原因论”,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的话,那就会陷入“决定论”并且容易归因于“命”——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听天由命。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
毫无疑问,过去的经历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才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我命由我不由天。
愿我们都能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