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食散文
关于面条的那些事儿

关于面条的那些事儿

作者: 一笔一印记 | 来源:发表于2016-12-03 16:46 被阅读0次

    加完班,华灯初上,饭点已过,长期遭受饥一顿饱一顿煎熬的肠胃还是需要一份温暖来安慰的。对于一个人吃饭而言,一碗腾着蒸汽的热面无疑是经济又实惠的选择。

    说起来锡林南路上有家名字别致的面馆—片儿川,若是放到杭州就同呼市的烧卖一样寻常。片儿川说到底就是杭州的面食,面条本身尚属平常,关键是雪菜、瘦肉、笋丁制成的浇头,本地并不多见。不一样的浇头不一样的味道,汤面的不同和好吃与否,浇头是关键。

    面馆刚开业的时候去过一次,从落地玻璃窗望进去,看起来人多,走进去才发现就我一桌,剩下全是开业帮忙的朋友,还有一桌是帮忙的朋友带着孩子坐在饭桌前辅导功课。

    地道的骨棒熬制的高汤,不是加了增味剂和大量鸡精调制出的味道。南方口音的老板好意让我加点辣椒,说是北方人比较口重。确实没错,盐少糖多是南方的风格,外婆生前做饭也是类似的味道,许久不吃,竟然有些不适应。

    面馆的墙绘是画笔淡抹的小桥流水人家,小小的面馆,陌生而熟悉的味道,还是在我心里留了一个位置。后来又去吃过一次,门可罗雀。等我这次再去吃时,早已换了招牌和装修。看起来和风靡全国的兰州料理相比,纯正片儿川的味道还是不适合呼市人民。

    提到兰州拉面,想起来这几天在微博还有朋友圈流传的一个还未待证实的段子。说是在国内混不下去的某人,在伊拉克卖兰州拉面,隔着装甲车改造的面馆一边是塔利班,一边是美军,都爱吃,吃完回去再干仗。还说有个美军将军吃上瘾了,让他跟上美军去开面馆,可以送他一杆枪一辆装甲车。

    故事真伪不好说,是真的证明中华美食的霸气,是假的图个乐呵,又想起前几年的宣传有小伙在阿联酋迪拜卖拉面卖出天价,总归是一个屌丝逆袭的励志故事。

    回到自己的生活,大学时学校后门的马师傅拉面馆的老板还被编成汇报演出时的素材,一碗拉面一颗鸡蛋,和学校餐厅的饭菜比起来也算是改善伙食,隔三差五和同学吃一顿,不知不觉就过了四年,再往南还是有个搓面馆,上学时觉得真是人间美味。工作后有一次路过点了一碗,总是觉得味道差了许多,听后来也来面馆寻找回忆的同学说是换了面案,时过境迁,有些美好总归只能留在回忆之中。大四时曾去外地一家电视台工作了半年,租处楼下临街面馆的炸酱面一直念念不忘,面量大,小菜不限量,吃饱了不想家。

    电科院门口有家民居改造的陈小面面馆,面积不过五六十平米,最关键的是实惠,8元一碗的清汤小面还可以续碗,不过碍于面子,估计真没有几个人会提出续碗的要求,从心里讲,一直想去陈小面旁边的面馆尝一尝,只不过有时从街对面就能听到卖面小妹热情清脆的招呼声——陈小面小面,不忍拒绝。

    再后来,离陈小面几部之隔的咖啡屋,也改成了面馆。这家名叫重庆小面公社成为我经常光顾的小店。同样的民居改造,因为有了之前咖啡屋装修的风格,让面馆也多了一份温馨小资的风格,而来自重庆的厨子,则成了这个面馆最大的底牌。筋道的面条,和浓郁的汤汁,使这家店在食客们的口耳传播间,有了些小小的名气,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对我而言,这里的豌杂面也成了不二选择。

    不同的面馆、不同的做法。不过绕一圈回来终归还是家里的面最香。吃汤面,浇头花样随便换,吃炸酱面,家人做自己爱吃的纯瘦肉酱。包括普普通通的豆角焖面,吃起来也比外面的清爽,内蒙特色铁锅一居的焖面吃多了不加醋还是腻。

    出门饺子进门面,说得是面可以拴住游子的心,老话里总是藏着长辈对于孩子慢慢的爱意,能不能拴不拴住不知道。

    个人只是觉得捧住一碗面,就有踏实回家的感觉。为此我谢绝了替代了片儿川的店家让我点烧卖的建议,要了一碗渝州小面。听着店里播放着郑钧的回到拉萨,一筷子一筷子吃完。不错的味道,也消减了因片儿川关门搅扰起内心的惆怅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面条的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ec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