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一个读书群里和一位素未谋面的书友发生了一番争论。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群里有一个人说在看《追风筝的人》,我说这本书太好了,我几乎是哭着看完这本书的,然后一位书友便说这本书太虐了。我说主人公所有的问题我都有,懦弱,胆小,缺少勇气,感觉整本书都是在说我,我唯一没有料到的就是哈桑居然是“我”的弟弟。
书友说:“勇气?这种人需要什么勇气?为了自己的目的诬赖哈桑,而哈桑为了他的风筝还被凌辱了。”接着她又说了故事里的一个情节,我不记得了。说是关于“切洋葱”的。她说能写出这种故事的人,心理得有多阴暗!
接着质问我居然内心毫无波澜,她说她都想笑,她不知道所谓的勇气体现在哪!
我说“我”后面告诉了妻子,重新去找哈桑,并且越过艰难险阻救回了哈桑的儿子。这难道不是勇气吗?
她说,那是赎罪。我是不能认同的,我觉得赎罪是有,但是不至于用命去赎罪。有的人干过坏事,烧香拜佛吃素,这可以说成是为了自己心里好过点,为了赎罪。但是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那绝对需要很大的勇气。
她还是坚持她的说法,说是赎罪,良知,本能,为了心里好受点。并说我和他像,她终于明白了,然后说我三观不正。
接着她又说,后来“我”遭报应了,娶了美人妻,但是有什么用,没有孩子,所以“我”才去找哈桑的儿子。
我瞬间不想跟她争辩了,按她说的,一个内心阴暗的人,为了所谓的血脉延续,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恐怖分子那里去救弟弟的孩子。“我”百年之后也是死,没有后代,现在去恐怖分子那里,最多也是死,但总归有一点延续血脉的可能性。
我觉得这个说法太牵强。到底是我认知有问题,还是她的说法太局限了?总觉得她被谁伤害过一样,戾气太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