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时间就这样一眨眼一个月就过去了,等再次审视自己才发现自己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条路上上愈走愈远了。
最近反省自己时才发现,原来那些我一直摆脱不了的东西却是我逃避现实时唯一的依赖。
比如:
喜欢睡觉,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以为只要睡一觉醒来面对就会容易得多。
喜欢看电视,无非是借着电视剧里的剧情来满足自己没有任何改变的心理体验而已。
喜欢不去思考现实,大部分情况是既没有面对的勇气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喜欢看偶像剧,做做白日梦,梦想来了,还是什么都没有。
喜欢暴饮暴食,害怕孤独寂寞,却是吃得更多,更欢了,但还是常常感到饥饿无比。
再比如:
得了社交恐惧症的人们,独来独往的人们,一直保持单身的人们,害怕某种东西到了极端的程度,都是对这些方式的好处产生了依赖。
就像我现在得了一种,渴望被人关心,自己也想关心别人但是却一直缩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到别人的病。
心里假设是:反正从小到大就没有人关心我,上学独来独往,与人相处的能力,情商为负数。处于边缘状态的我,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可是就连这种在外界看来非常不利的,但对于我来说我可以免去了与人打交道的复杂的关系,缩在自己的世界里观察着世界对我来说才是安全的。换句话说,貌似自由的我,以为那样的我其实很潇洒,可以对很多东西不在乎。
真正让我意识到我也有想要与某个团体关系变好的想法,是在大学和工作以后。
大学一起住的舍友们,是我既想摆脱平庸又想与她们一起的唯一一次尝试,结果我还是平庸而我也没有融入这个团体,差点有做“小丑”的感觉。
记得第一次和同学们坐火车到北京,在火车上一直很别扭的我一直没有办法开口说出一句:“我也想和你们一起聊天”的真实想法,一直以“不合群”自居着。
不知道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渴望还是无法在群体里施展自己,绽放自己。对于人际关系我不敏感,也不会主动关心别人,甚至是我的父母。因为,生活的那个年代太过于贫穷。现在想想,去年的自己一直在想的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因为未被爱过的人,很难去爱别人,这样的言论是真的吗?
而一直处在于想要不平庸却又一直平庸,一直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却又无法实现,在想要面对现实又不敢直面现实着手解决问题的矛盾中挣扎着的我。
现在,想通了。
一直害怕面对黑暗,所以晚上睡觉喜欢用被子蒙着头。
害怕面对其他人,害怕一不小心就触及到别人的利益,所以总是以友善自居。
不敢争取,不敢打电话,不敢做销售,不敢反驳别人--------
那么多的害怕,只是因为恐惧,恐惧别人因自己而生气。
结果是,自己想太多了。
很喜欢那些活得潇洒,活的认真,敢于争取自己利益的人。
放佛那样的人生,是可以肆意的人生。
可是,却无法承受那背后的种种。
人生呀,人生就允许我过成那个想要流浪,
想要看遍世界,
想要自由,
想要不悔的人生吧!
或许体验会是我的宿命,
那么,现在就是改变的时候了!
赐予勇气和力量,
你就是那个向着阳光的向日葵
------------Zoe .2018.8.4 1: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