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 《干法》
世界著名实业家、哲学家。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
稻盛和夫的七句话,分享给你们。人生不易,得多向前浪取取经。
脑子是个好东西,没事多想想没毛病。也别整天做白日梦,像我一样在原地打转,一天天地,伤头发啊。赶紧行动起来,干啥都成。
1.不去想,不认真思考,就什么都实现不了。无论对工作,还是对人生而言,这都是铁则。
2.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工作,你就会全身心投入。如果你全身心投入,就会产生良好的工作结果,你这种工作态度和工作结果不但能获得周围人的肯定,而且会让你从内心感到满足并产生自信。而这又会成为动力,激励你更努力地投入工作……这样的良性循环,不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就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因为这种良性循环可以改变你的命运。
劳动”是“医治百病的良药”;工作能够克服人生的磨难,让你的命运获得转机!
3.“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
4.没有设备可以借,买二手设备也行。说技术上不能做,这不过是现在这个时点的话。
将“不能做的工作”当作“能做的工作”,接下任务,然后发奋努力,达到实际上“能做”—从不可能中孕育出可能。这似乎看起来很荒唐,好像“靠踮起脚尖来拔长身高”
5.从应该到达的未来的某一点倒算→评估自己现有的能力→再考虑用何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以这种姿态面对人生,对于达成宏大高远的目标而言,非常重要。
6.当项目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开始的起点。在成功之前,要决不罢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不能给自己设置界限,要不厌其烦,持续挑战。这样才有可能变“危机”为“机会”,让“失败”转为“成功”。
在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
7.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这个“思维方式”最为重要。与“能力”和“热情”不同,“思维方式”的分值从“-100分”到“100分”,变化的幅度很大。 不厌辛劳,愿他人好,愿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的人生态度,这种“思维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