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感觉很好笑,一个经典的实验为什么会与我们玩手机联系起来呢?
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做过一个实验,以狗为实验对象,每次给狗送食物都去打开红灯并且响起铃铛,食物与打开红灯,响铃动作对应,经过足够时间,并且重复足够次数,会发现只要一亮灯和响铃,狗就会自动分泌唾液。
我们知道狗的唾液分泌属于狗的本能反射,但是经过外部的中性刺激条件也可以达到本能反射,后来称这种反射为经典的——条件反射。
这种条件反射,这种行为就与我们玩手机很像了,狗多次受同样刺激,慢慢就会形成习惯,并且会固定住,很难改变,最重要是它本身意识不到。
人也一样,我们一有时间就拿起手机,我们一做事情就习惯拿起手机看看,其实行为类似的,狗经过的条件是不断重复灯光与按铃,人是不断打断自己,拿出手机看一下,可以让自己很舒服,可以看看朋友圈,看看自己发的照片是否有点赞,浏览浏览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场景,这种不断重复让我们也形成了这种类似条件发射,一闲下来或一有时间就会拿手机,即使没事,也要看看,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习惯。
狗的习惯形成,是意识不到,更难改,但是人也是形成了看手机习惯,只不过可能会意识到,并且也是很难改,因为习惯一旦形成,你自己意识不到习惯背后的后果和触发习惯的因素,我们就很难改。
这种习惯让我们深陷里面,但是这种习惯方式却是可以改正的。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行为,即使你说你感受不到,但是当你该交差的PPT没做好,该参加的会议忘了,本该做的正事都没做,但是自己却频繁刷手机,该完成的与不断玩手机冲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因为不断中断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什么都做不好就意识到了。
解决办法:
首先你要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行为,并且感受到自己可能出现的焦虑。
接着你想改变这中行为,你就要知道触发因素,也就是所谓的热点。
你是无聊的时候会拿起手机,还是你压力大心情不好的时候,或者你反感你做的事情时候等情况。
之后你要去感受自己做这件事情带来的感觉,当时是否快乐,但是事后是否可能很糟糕。
改变这种习惯总体上就是,不好的东西你让他实行变得艰难。
就比如在家里你工作的时候,你就把手机放的离自己远一些,看不到的地方,让你去触碰手机需要代价,也就是需要走的好远才能够到手机。把干扰你的都远离你,尽量让自己工作的地方不要有让自己分心的东西。
每次做事情都要在自己脑子里植入一个思想,我想要看手机,就必须要先看几页书,或者先锻炼多长时间,每次要想看手机,就把这个看手机需要代价的捆绑动作执行起来。只要有这个念头就要植入,而且需要付出代价,慢慢你这个想动手机想法就会减弱。
慢慢与条件反射一样,你想看手机,你就需要先做点什么,这个事情可能很小,但是必须要动起来,只要你做你就思考了,你就会在之前动手机念头上撕开一个口子,只要你思考了,意识到了,这个动手机动作就很难控制你了。
最终你形成习惯后,你做事情不去动不动就拿手机,你就会变得很有效率,干扰项没了,你做什么都可以得心应手了。
其实这个最难的就是你要有改变的心,你不想安于现状。就是重复足够的次数,植入一个好习惯,每次微小的调整,最终你会发现坏习惯改掉了,自己慢慢变的更容易控制自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