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读王阳明年谱,纵观先生一生,惊叹不已。
彼时,十二岁的阳明先生为少年书生,问于师,何为人生第一事?师曰读书。先生不以为然曰读书为圣人。
或许,冥冥中伟大的灵魂总是相似,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每每想起,热血沸腾。
古今中外,读书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以书为舟,抵达各自的彼岸。梁文道说读书是为了更宽容的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昨日,朋友中有位一直忙于各种考试的伙伴,突然让我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让我意外,她是个一言不合就考证的人,约个喝茶都要“等我考完”。
突然要我谈读书,并要我推荐一些书目,自言考了这么多年,累了,要读些书,“让灵魂快乐一下”。
遂把我这些年读过的书里,印象深刻受益匪浅的几本推荐了去。这厮却想着“一日看尽长安花”,心静不下来,是不好读书的,快速输入可以看书评听别人的拆解。饱腹的需求用有人迎合。
而慢读书是喂养自己,读一本书就是经验一次不同的人生,是需要自己拿了食物喂到嘴里,并咀嚼的。可以是博尔赫斯笔下绝美的浪漫与凄凉,可以是黑塞文字中浪荡公子夜夜笙歌中无比接近神性,可以是徐志摩的深情李银河的严谨……可以是一切文字,只要在心上,而不执着在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