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418188/a29cd0c44eaf47f0.jpg)
一个微信朋友给我留言:
亲爱的朋友,通讯录的空生妙有,从一千人瘦身至600人时,我倍感喜悦和轻松,但从600降至400的过程开始变得痛苦,因为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可爱,尤其是你。感恩你还在我的通讯录内,因为你带给我的美好与温暖是刻骨铭心的,因此我将选择权交给你,如果你觉得留在我通讯录里,250人上限,百分百值得的话,请用百元红包,给我信息。如果你觉得我价值千金,也请用你的钱宝宝给我捎个信。如果你暂时不觉得,请给我祝福,也给自己祝福,希望有一天只花三十个一千元,即三万元,就有机会竞争我朋友圈中一席之地,换来三生三世的千金一诺。不急于决定,三天时间后,我会回来。感恩生命中的遇见和相伴。世上独一无二的美好。
看完这长长的留言,我的第一反应是莞尔一笑,然后把这段留言复述给身边的一个同事,没想到他立刻开始为我鸣不平。“这种人就TM该删掉,无聊不无聊!”
面对同样一段话,每个人的想法和反应是不一样的,当然他和她不曾相识,所以不会理解她的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我对她了解也不甚深厚,只是一个培训班结识的心理学同行,但是从她这两年的朋友圈动态来看,确实是个有趣的人。
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她毅然辞去三甲医院心理科医生的公职,各种心理流派的培训和学习,各种一夜暴富的想法,以至于父母和朋友都不理解。
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不想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评论她的所作所为,但就以红包竞争朋友圈一事,我确实感到很S。然后我就把这件事情忘了。
三天后,又接到这样一个留言:
你要是不乖,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小时候听过类似的话吗?三天前,在我微信讨红包,否则就删你的时候,会回忆起来小时候的伤痛吗?
谢谢你们的贡献,让我重整人际关系。
感谢那些愤怒指责我的朋友,我不再为自己内在的小孩,有愤怒受伤而羞愧,也钦佩你们做出了我很想做而不敢不允许自己做的;感谢那些指出我应该怎么过的朋友,用他们的方式试图拉我回他们认为的正道,感谢那些不回应的朋友,你们教会我在是否回应上有选择权;感谢那些及时给出言语祝福和拒绝的朋友,你们教会我如何回应上有选择权和脑洞大开的乐趣,同时把投注在你们身上的能量回收给自己;感谢那些无条件百分百信任的朋友,马云靠十八罗汉成就阿里集团,我已经拥有了过半。
这不是一次清理大扫除,而是像珍品馆里的古董,一件件,小心翼翼地,被我抱出通讯录,放在记忆中,独一无二的时光里,名字叫过去。我对你们不再抓取,不再依赖你来荣耀彰显自己,我可以去成为我自己,你也是。
感恩遇见,永远祝福。微信不是鲜活的生命全部,期待现实中,更好地相遇。因为尊重过去每一个时刻的自己,需要一一告别祝福,可能需要几天或数月请耐心等候。S永远祝福您。
看到这段话,我对这次通信录清理事件更感兴趣了,S,这是一个细腻的心理咨询师,她很敏感地收集了各种回应,并做了自己的解读。或许她的心灵深处一直有伤,所以她才会对自己之前的行为作出解释,其实还是一个内在受伤的小孩,她太需要关注。
接着,她发给我最后一条信息: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愿再相见于江湖时,你我皆如鲲之大不知几千里,既有龙翻云布雨的雄强和慈悲,亦有龟缩于泥之乐的小幸福和大自在。关键是,每个人,都有对自己命运,百分百的选择权!!!谢谢你,谢谢我们在一起,感恩一路的相伴。祝福!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本来也没有交集,天各一方,昔日情谊渐行渐远,是朋友圈,把我们又召集在一起,我知道你最近出去旅行了,你知道我今天心情不好了,朋友圈无比紧密地将我们包裹在一起。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但是,我们在一起!但是如果朋友圈都没有了,很多弱连接的朋友真的是相忘于江湖了。
就在我以为我们就要就此别过,从此不再有交集时,在我们共同的一个小群里,她又开始活跃起来,她说自己的通信录已经瘦身到8人,朋友没有少,但呼吸轻松了不少。她的评述,却无人接茬。
不知道曾经的多达千人的朋友圈给她带来了些什么困扰,一个个名字,是我们网络上虚拟ID,如果我们不去理会,只选取自己需要的那部分,我想多少ID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呼吸,但是天天刷不完的朋友圈,聊不完的微信,看不完的大V帖,确实让我们不堪重负,什么都不想错过,却又什么也没有收获。生活确实需要进行清理,我的原则是:遵循内心的真实感受,寻找生命中最重要的所在,将注意力全情投入。
不以金钱来掂量朋友圈的宽度,只以自我需求自我控制来度量朋友圈的厚度,这就是S给我的启示,感谢生活中遇到的如此多形形色色、有趣的灵魂,感谢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