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哇,我是一个三流学校毕业的普通人,大家对我的初印象是【稳】。
但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躁动的,
2015年毕业工作,2017年因为所谓的新闻理想不知天高地厚的辞职报考了中传的新闻专业研究生。
最后不出所料的落榜了。
《奇葩说》第五季李思恒说:“长得不三不四,爱好五花八门。”形容我也非常的贴切。
爱好奇多,虽然很穷但是也总忍不住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类似英语班,写作班,python小课,自由职业班……
武侠小说里主角们资质平平但品行端正,最后总是会得到高人指点或武林秘籍。
我一只期待找到自己的独门秘籍,完成一次撕裂式成长。
在之前的辩题里我最喜欢:“大脑知识一秒更新你支持吗?”
我的观点是不支持。
#知识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掌握了知识的幻觉。
虽然一秒更新了知识,但是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并非那么简单。这个假设就像学生的试题本后边的答案要不要直接印刷在题面上。只有做题的时候才是真正思考和获得的过程,才能完成自己的成长嘛。有时候为了应付检查作业也会直接抄答案,但是那个并没有什么用处。
有人说这个可以缩小人类的差距,缩小贫富差距。不,恰恰相反。就像互联网的兴起,有的人利用互联网学习知识深化自己,有的人就沉迷在互联网的上瘾规则里消磨时间,差距越来越大。
#人类最有价值的不是大脑而是心!
好多女孩子会因为男生的博学和才识不由自主的崇拜和喜欢,但是知识一秒同步之后呢,大家都一样,没啥好普及的。反正所有人都知道,没什么好动心的。这个时候也许一些故弄玄虚者会更受欢迎。
还有就是好奇心,因为有好奇心才使得我们人类与动物不同,因为好奇心才会自己愿意探索一些事情。如果在你研究的正开心马上快要研究出结果时,叮的一下,知识库更新了,你所研究的东西被抢先一步证实结果了。你会不会沮丧,会不会觉得去他妈的一秒更新,老子不想知道,只想享受自己的研究时刻。
#人们的知识量虽然一样,但是道德和三观不同。当扰乱人心的事实更新后,人们对它进行到的分析还是结构分析就很难控制。
……
以上,
这些话本是我一时冲动想要报名《奇葩说》第六季准备的,
但是当我下载了报名表,查看了文档里需要填写是否有辩论经验和参赛理由之后,我犹豫了挣扎了一下,自己把自己战败了。
对,怂了。不管是因为自卑还是太清醒,我都太喜欢选择放弃这个选项,这个选项太简单,太容易。
我不知道自己再怂一年还是会怂一生。
希望自己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脚踏实地。
虽说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愿以后的你我都活得更【敢】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