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故事155
楚兵将宋国睢阳城团团包围,造出与城楼等高的楼车,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开始攻城。华元一面率领将士和民众巡逻守护,一面派遣大夫乐婴齐向晋国告急。
晋景公想要派兵营救宋国,谋臣伯宗劝阻说:“荀林父率六百辆战车,而败于邲城,这是上天帮助楚国,我们去救,未必能获胜。”
景公说:“如今只有宋国与晋国亲善,如果不救,就失去宋国了。”
伯宗说:“楚国距宋国有两千里,路途遥远,如果粮草跟不上,必不能持久作战。现在派一个使者去宋国,只说:晋国已出动大军来救援。告知他们务必坚守。不出数月,楚军就退兵了。如此一来,我们无需劳师动众,却又有救助宋国的功劳。”
景公同意了他说的话,便问:“谁能替我出使宋国?”大夫解扬请求前往。
景公说:“除了子虎,谁也不能胜任这件事。”
解扬穿着便服出行,到了宋国郊外,被楚国的游兵抓获,盘问之后,献给了楚庄王。
庄王认得是晋国将领解扬,问道:“你来宋国有什么事?”
解扬说:“我奉晋侯之命,来通知宋国,坚守城池,等待救援。”
庄王说:“原来你是晋国使臣!先前,你在北林之役,被我大将蒍贾生擒,我没有杀你,放你回了国;现在你又来自投罗网,还有什么道理可说?”
解扬说:“晋、楚两国是仇敌,我被杀也是分内之事,又有什么可说的?”
庄王搜到了解扬身边的文书,看完之后,对他说:“宋国都城攻破是早晚的事,你推翻信中的话,就说晋国有事,急切之间无法相救,恐怕耽误贵国,特派遣我来口头传达。如此一来,宋人绝望,必然出来投降,免去两国人民之间的战争杀戮。事成之日,我封你做县公,留在楚国做官。”
解扬低着头,不作应答。
庄王又说:“你要是不同意,我就将你处斩!”
解扬本想拒绝,又恐怕死在楚军之中,没有人传达晋君之命,于是假装答应了。
庄王让解扬站在楼车里,命人把他升到城楼上。解扬就对着宋国人大喊道:“我是晋国使臣解扬。我被楚军抓获,让我诱骗你们出来投降。你们千万不可!我主公亲自率领大军来营救,不久必然会到。”
庄王听到他说的话,命人赶快把他带下楼车,责问道:“你既然答应了我,却又违反承诺,是你没有信用,可不是我的过错。”下令让左右处斩解扬。
解扬全无惧色,慢慢答道:“我不是全无信用的人。我如果要对楚国有信用,必然失信于晋国。假如楚国有大臣,为了从外国取得好处,背弃了君主之言,您认为他是有信用呢?还是没有信用呢?请您把我杀了,以表明楚国的信用,只是对待外人,不是约束自己!”
庄王感慨地说:“‘忠臣不惧死。’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啊!”就放解扬回去了。
宋国的华元因为听到了解扬的话,更加坚定地守卫城池。
公子侧派军士在城外堆土为山,状如敌楼,亲自居住在那里,观察城内动静。华元也同样在城内建筑土堙,俯视楚军的一举一动。从秋九月包围城池,到第二年夏五月,双方抗衡已达九个月。睢阳城中,粮草用尽,很多宋国人都饿死了。华元用忠义来激励劝勉民众,百姓感动落泪,甚至易子而食,拾取骸骨来烧火做饭,毫无投降之意。楚庄王也没有办法。
军官向他禀告道:“军营中只有七天的口粮了!”
庄王说:“我没想到,宋国这么难攻打!”便登上战车,远望宋城,只见守城的士兵,队伍整齐,军纪严明,叹了一口气,召公子侧商议退军的事。
申犀哭着拜倒在马前,说:“我父亲以死奉命,大王竟然失信于我父亲?”庄王面有惭色。
申叔时正为庄王驾驶战车,献计说:“宋国不投降,这是猜度我们不能持久作战。如果让士兵在此建房耕地,表示我们要长期作战,宋国必然害怕。”
庄王说:“这个办法好!”下令让士兵沿着城墙,在附近建筑营房,马上动手拆除城外民居,又砍伐竹木准备材料。每军十人中,留五人攻城,五人耕种,十日一轮换,士兵们互相传递消息。
华元听说后,对宋文公说:“楚王没有离去的想法!晋国的救兵不来,怎么办呢?我请求去楚营面见公子侧,劫持他,逼他和解,也许可以侥幸成事。”
宋文公说:“社稷存亡,在此一行,你务必小心谨慎!”
华元探听得知公子侧住宿在土堙敌楼上,预先问到了他的随从姓名和当差值勤的详细情况。到了半夜时分,华元扮作楚国军官的模样,悄悄从城楼上用绳索吊下来,到了土堙边。遇见巡逻的士兵,华元问道:“主帅在上面吗?”
巡兵答:“在。”
华元又问:“已经睡下了吗?”
巡兵答:“辛苦了好几天,今天夜里大王赐酒,元帅喝过已经躺下了。”
华元走上土堙,守堙的士兵拦住了他。
华元说:“我是进见主帅的庸僚呀。大王有紧要的机密事吩咐主帅。因为刚才赐酒,恐怕他喝醉睡下了,特意派我来当面叮嘱,要等他立刻回复。”士兵信以为真,让华元登上土堙。
堙内灯烛还亮着,公子侧和衣睡倒。华元径直走到他的床边,轻轻用手推他。公子侧醒来,要转身时,两只衣袖被华元坐住了,急忙问:“你是什么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25390/216f1f87fc950239.jpg)
华元低声回答说:“元帅不要惊慌,我是宋国右师华元。奉主公之命,今夜特地过来求和。元帅如果答应,宋国一定世代与楚国结盟交好;如果不答应,我和元帅的性命,都在今夜不保了!”说完,左手按住床上的席子,右手从衣袖中抽出一柄雪亮的匕首,在灯光之下晃了两晃。
公子侧慌忙答道:“有事大家好商量,不要鲁莽。”
华元收了匕首,拜谢说:“千万不要见怪,我这是死罪!情势急迫,无法从容。”
公子侧说:“你们宋国现在情况如何?”
华元说:“易子而食,拾骨而炊,狼狈凄惨之至。”
公子侧惊呼道:“宋国已经困难到这种地步了吗?我听说军事上要虚虚实实,你怎么能把实情告诉我?”
华元说:“君子怜悯他人的困苦,小人则乘人之危。元帅是君子,不是小人,所以我不敢隐瞒实情。”
公子侧说:“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投降?”
华元说:“国家虽然遭遇困境,但人有不畏困境的志气。宋国君民并不怕死,势与睢阳城共存亡,怎肯在城下屈辱投降呢?倘若楚军能施以怜悯仁慈之心,将军队后退三十里,我们国君愿让宋国归顺楚国,誓无二心!”
公子侧说:“实不相瞒,楚军也只有七天的粮食了。再过七天,如果城池还攻不下来,就要退兵回去了。建屋耕田的命令,只是为了恐吓宋国。明天我会向楚王禀告,让他退军三十里,你们君臣也不可失信。”
华元说:“我愿到楚国做人质,与元帅共同盟誓,绝不反悔。”
两人盟誓完毕,公子侧便与华元结为兄弟,将一支令箭交给华元,吩咐道:“快走。”
华元有了令箭,公然行走,直到城墙下。口中说出一个暗号,城墙上便放下兜子,将华元吊上城堙去了。华元连夜回复宋公,两人欢欢喜喜,专等第二天楚国退兵的消息。
次日一早,天刚亮,公子侧就将夜里华元所说的话,告诉了楚庄王:“我的性命,差点丧于匕首下。幸好华元有仁心,将宋国的情况告诉了我,恳请我们退军。我已经答应他了,求大王降旨!”
庄王说:“宋国已经如此疲惫困顿,我当然要攻下城池再回去。”
公子侧磕头说:“我军只有七天的粮食,我已经告诉华元了。”
庄王勃然大怒,气冲冲地说:“你为什么把实情告诉敌人?”
公子侧答道:“区区弱小的宋国,尚且有不欺人的大臣;堂堂强大的楚国,难道竟找不出这样的人?所以我不敢隐瞒。”
庄王脸色顿时缓和下来,说道:“司马说得对!”立刻下旨退军,驻扎在三十里外。
申犀见军令已出,不敢再阻拦,气得捶胸大哭。庄王派人安慰他曰:“你不要难过,你一定会为你向宋国报仇,成就你对父亲的孝心。”
楚军安营扎寨结束,华元先到楚军,转达宋公之命,请求与楚国结盟。公子侧跟随华元进城,与宋文公歃血为誓。宋公派遣华元将申舟的棺木送到楚营,然后留下做人质。庄王班师回到楚国,厚葬了申舟,满朝文武都去给他送葬。葬礼结束后,让申犀接任大夫。华元留在楚国六年,到周定王十八年,宋文公去世,儿子宋共公继位时,华元请求回国奔丧,才得以返回宋国。
本故事基于《东周列国志》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东周列国志》参考《左传》《国语》《史记》等典籍,是较严肃的历史通俗演义。欢迎历史爱好者踊跃留言,进行评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侵权必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