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云寺的环境与建筑3【薛鹏程】

青云寺的环境与建筑3【薛鹏程】

作者: 两杠四星 | 来源:发表于2020-06-19 11:51 被阅读0次

          〈续前〉 青云寺的主体建筑材料仅需青砖白灰,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粘土就地取材,仅需圈窑烧砖即可,姜石在本地山梁随处可见,挖来加煤垒烧即可成为熟石灰。因此建筑设计者采用砖拱结构,可避免大量消耗本地稀缺的木材,主料全部就地取材,减少运输,省时、省工、省力,事半功倍。

          青云寺的建筑还在于巧妙地利用坡地沟道,使不利的建筑用地变为有利。远着殿堂雄伟,逐阶升高,原始地貌大佛殿前为一陡坡,与祖师殿中间应有一冲沟,祖师殿与戏台院亦为陡坡。设计者精心构思,以冲沟为佛道之界,祖师殿居高台之上,戏台院为最低处,中间天门洞开,戏台院非常宽敞,上下二阶可容上千人观戏,近看戏,远看山,一览无余。东西二廂房廊道,与正殿前阶平齐,可供达官贵人观戏。若在战时,戏台院也可作为操演士兵之用。

          青云寺最为显赫的建筑当属尚未完工的讲经堂,整个建筑规模宏大,体量之巨、结构之复杂、基础之坚固、承力之匀称,在当今砖结构寺庙建筑中较为少见。如此体量巨大的砖抅建筑,西部为一陡坡高差近十米,东部为一自然冲沟,基础极不稳定。为解决这一建筑难题,设计师精准地利用地形,在西部陡坡处修筑了一排坚实的砖拱窑洞,做为僧信人员住房;在东部则因势利导,在冲沟处修筑了一处坚实的地下建筑,既填平了沟道,又加固了基础,这在既无钢筋,又无水泥的时代,实为一种大胆而又实用的偿试。总体看讲经堂如此大的承重体,在黄土坡地上,稳如泰山,历百年而无损也属奇迹。讲经堂外观高大宏伟,中西合壁,细部构饰简洁精美,顶部又修筑了宽敞的平台,如再修一座大型厅阁,在上面观周边景色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品茶饮酒,恍若仙境。不可否认,讲经堂是砖构建筑中的一件杰作。

           

            青云寺十多处院落布置有序,错落有致,切退处均以砖彻平台与台阶相接,上下协调,不觉陡立,如戏台院二级平台高数米,两侧环廊平台处在一更高平面上,几百米贯通,平整便捷。每一神庙院也以平台和阶梯相接,庙台高悬,院似宽展。整个寺院建在一缓长陡坡上,并无明显爬坡感觉,这也是建筑师的匠心所在。

          在青云寺,大家可能着不到明显的僧人食宿之所,其实设计师亦有考虑,除讲经堂下窑洞可供僧俗人员食住外,佛道中间冲沟东畔,也修一排窑洞,似可供方丈等人居住,曾见青云寺最后一位僧人高小虎在此居住。紧邻沟道深处还有一些窑洞,似为炊事、储物之用,稍暗、隐蔽,不为外界所注意,保持了庙院的规范整齐。

            青云寺建筑抅件中的砖雕、木雕、石雕,简朴大方,美观精巧,与主体建筑相协调,门洞、庙堂、厅阁各有特色。殿宇、神佛雕塑、彩绘、壁画出自孙寿山,万氏家族等榆林名画家之手,属榆林寺庙中较高水平。尤其是大佛殿顶部雕绘,未毁之前曾观之,规模宏大,雕绘细致,令人称绝。只可惜当时不懂艺术,也无相机,没留下影相,叹为憾事。

          青云寺的风水形胜,总体构局,建筑风格,工匠艺术,确属榆林寺庙中较高境界,值得后人研究、借鉴、保护和弘扬。但愿青云山在神灵的护佑下,在政府精心保护和大手笔打造下,能对青云山周边的山川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园林绿化,统筹规划,形成山、水、园、林、庙协调发展,神佛信仰与休闲娱乐动静相宜的优雅环境,如能恢复诗文描述的细柳圆与王维事迹,则凭添怀古之情。企望青云景区庙更辉煌,神更威严,山青水秀,能成为远近驰名,弘扬榆林文化,古城的后花园,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云寺的环境与建筑3【薛鹏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jv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