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内讳不出于外|王述

作者: 扬菁 | 来源:发表于2018-09-20 18:58 被阅读53次

名士也需有人懂,名人也要有人教:每天三分钟,《一起来读世说新语》,写写你眼中名人的高下优劣。

44.4 内讳不出于外|王述

《世说新语·赏誉》

王蓝田拜扬州,主簿请讳。教云:“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所知。内讳不出于外,馀无所讳。”

【译文】

蓝田侯王述就任扬州刺史时,州府主簿向他请示要避忌的名讳。王述批示说:“先祖、先父,名声远播全国,是远远近近都知道的。妇女的名字不能向外人说出,此外没有要避忌的了。”

王述是晋代骠骑将军、蓝田侯。

01 劝说庾冰。

王述年幼丧父,侍奉母亲享有孝子之名。他安于贫困,节俭持家,不追求名誉和官爵。

性格沉静,宾客们常纵情辩论,异端邪说并起,而王述却静静的不发一言。年少继承父亲的封爵。

年至三十,还未出名,有人说他痴呆。司徒王导以本族门中之人召为中兵属。王述求见时,王导别无他言,只问江东的米价。

王述瞪大两眼不予回答。王导说:“王掾不痴,人们为何说他痴呢?”平常见王导发言,满座宾客无不赞美,王述正色道:“人非尧舜,岂能做到事事都对!”

王导和悦地向他道歉,对庾亮说:“王怀祖清高尊贵,简朴刚正,不比其祖、父差,只是心胸稍欠开阔而已。”

咸和九年,琅琊王司马岳获授骠骑将军,召王述为功曹,出任宛陵县令。

太尉、司空频频征召王述,又任命为尚书吏部郎,皆不应召。就任庾冰征虏长史。其时庾翼镇守武昌,因为屡次出现妖怪,又加猛兽闯入府第,便打算迁移驻地以躲避凶兆。

王述给庾冰写信说:“闻说安西将军准备将驻地迁至乐乡,不知这是为国家打算呢,还是个人的感情用事呢?如果说是为国家打算,那么乐乡离武昌千余里路,数万之众仓悴迁徙,重建城堡,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将受辛劳搅扰之苦。即使乐乡确系要害之地,适宜进驻,仍须考虑迁徙的烦劳,权衡二者的轻重得失,何况乐乡并非今日的要害之地呢!当今强胡猖獗,正该蓄精养锐,而无故迁动,乃是自寻失误。再加上移镇乐乡,从江州逆流而上供给军需,需行数千里,将使劳役倍增,疲惫困顿于路途。武昌实为镇守江东的中心之地,不只是抵御上游之敌而已,遇紧急军情,容易快速赴告京师。如果迁至乐乡,远在西部边缘之地,一旦江东有难,将无法救应。朝廷派得力将佐镇守四方,本当占据要害之地,造成内外有利形势,使伺机而动的强敌无从下手。若是出于厌恶妖异的感情,可天道幽远,鬼神难测,妖祥吉凶,谁知其中的缘由!所以达人君子依正道行事,不因感情上好恶而误事。从前秦朝忌讳‘亡秦者胡也’的预言而大修长城,结果给刘邦、项羽以可乘之机;周宣王厌恶‘厌木弧亡周’的歌谣而焚弃弧矢,结果却造成了褒姒乱国。此事也是如此。纵观古今,考察前人的事情,盲目迷信妖异而招致速败的,大概为数不少。去邪避祸之道,如果不是很清楚,就应该依照事情的至理,考虑国家的大计,这样天下才会幸运平安,美名可保。倘使安西将军决心已定,不能安心镇守武昌,那么也只能就近迁徙到夏口,这实为下策。迁徙乐乡的举动,普遍认为不可。希望将军为国家着想,对此举必须慎重审察。”

其时朝廷的议论也不同意此举,庾翼便停止了移镇。

02 仕途变迁。

王述出任临海太守,升为建威将军、会稽内史。理政严肃公正,终日清静无事。

因母亲去世离职守孝。服孝期满,代替殷浩为扬州刺史,加封征虏将军。

初上任时,主簿请示避讳事宜。王述回答说:“亡祖和先君,名扬海内,远近皆知,只须亲族内部避讳,其余的人无须避讳。”

不久朝廷任命他为中书监,王述坚决辞谢,经年不就职。又加封征虏将军,晋升都督扬州徐州之琅王牙诸军事、卫将军、并冀幽平四州大中正,扬州刺史不变。

不久又迁为散骑常侍、尚书令,将军封号如故。

王述每尝接受职位,不作假意推辞,如有推辞,一定不会接受某一职位。

此次任职时,儿子王坦之劝谏,认为依照常例应该谦让。

王述道:“你认为我不胜任吗?”王坦之说:“不是。只是辞让可以传为美谈而已。”

王述说:“既然能胜任,为何要辞让!人都说你比我强,肯定比不上我。”

王坦之做桓温的长史,桓温打算为儿子向王坦之求婚娶他的女儿。

王坦之回家看望父亲,王述宠爱王坦之,虽然已长大成人,仍让他坐在自己的膝盖上。王坦之说明了桓温的意思。

王述大怒,猛地推下王坦之,说:“你竟痴呆了吗?岂可害怕桓温的脸色而将女儿嫁给武夫!”王坦之便以别的理由推辞了桓温的求婚。

桓温说:“这不过是因为你父亲不肯罢了。”于是婚事告吹。简文帝常说王述才干虽不突出,但凭真诚直率便足以匹敌于人。谢安也十分赞佩王述。

03 力阻迁都。

隆和元年,桓温平定了洛阳,建议朝廷迁都洛阳,朝廷忧惧,准备派遣侍中劝阻桓温。

王述说:“桓温不过是想虚张声势威慑朝廷而已,并非真心想迁都。只管依从他,自然不会真去做。”

迁都之事果然没有行动。桓温又建议迁移洛阳旧宫里的大钟及钟架,王述道:“永嘉时为强胡所逼,暂时定都江东。如今正要平定天下,返还旧都。即使不还旧都,也理应先改迁先帝园陵,不应先张罗钟..之事。”

桓温终因无法驳倒他而作罢。

【评价】

《晋书》:

怀祖鉴局夷远,冲衿玉粹。

相关文章

  • 44.4 内讳不出于外|王述

    名士也需有人懂,名人也要有人教:每天三分钟,《一起来读世说新语》,写写你眼中名人的高下优劣。 《世说新语·赏誉》 ...

  • 写作之基础:没有内化就没有写作

    现出于至诚,造出于私念。至诚者大且实,私念者狭且虚。至诚似坐于堂内,私念似游于堂外。在堂外不知所向所终,不在堂内不...

  • 成圣之路(1022)《五百年来王阳明》(第1集-第9集)郦波

    1.成圣之路,必内圣外王。 内圣而外王,只有先内圣才能外王。 2.如何内圣?内圣之法(方法论):格物致知。 3.不...

  • 内胜外王

    内心强大,外在才能有气场。

  • 外王内圣

    外王内圣,指内具有圣人的高尚品德,对外施行王道。“外王内圣”一词最早出自《 庄子·天下篇》,但以后却为儒家的主要思...

  • 内胜外王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

  • 内圣才能外王

    文|遇见君 备曰:吾常身不离鞍,脾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刘备四十...

  • 内圣,方能外王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

  • 太后下嫁考实-孟森

    清世虽不敢言朝廷所讳之事,然谓清世祖之太后下嫁摄政王,则无南北,无老幼,无男妇,凡爱述故老传说者,无不能言之。求其...

  • 内修自有外证,内圣自然外王

    昨天晚上八点左右小宝贝就要上床睡觉,于是我便陪他在床上玩。 不一会他就要看小猪佩奇,于是我给他找到小猪佩奇,看他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4.4 内讳不出于外|王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pl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