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深刻的是弗洛伊德,比他更深刻的是荣格,因为荣格超越了弗洛伊德的“意识”层面,带领我们进入到了“集体无意识”。我读的版本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我想说,世界上最深刻的是弗洛伊德,比他更深刻的是荣格,因为荣格超越了弗洛伊德的‘意识’层面,带领我们进入到了‘集体无意识’。”
这是在某群讨论时我即兴说过的话。昨天的主题是沙盘游戏治疗(“沙游”),这种治疗我不感兴趣并不代表我对此一无所知,其实在从事心理咨询的前几年我也曾对此近乎狂热地学习过和实践过。轮到我发言时讨论已近尾声,刚才那热火朝天的场面被一位同行所说的“大家说了那么多,但我敢肯定对荣格的书都没有读过”给浇灭了。
其实这也是我的同感,尽管没敢直说。
“沙游”被认为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荣格心理学也叫原型心理学,更为普遍的名称是分析心理学(analysis psychology),用“博、大、精、深”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而启发洛文菲尔德(Margaret Lowenfeld)和卡尔夫(Dora Kalff)创立“沙游”的,只是荣格的积极想象技术及其理论,甚至算不上冰山一角。
我的几位学生也正热衷于“沙游”,从其整天天南海北地讲课就不难判断出他们做得越来越好。从“泛”到“专”,从“一般”到“特殊”,这是一个咨询师的职业化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我对这样的学生赞赏有加且鼎力支持,需要耳提面命的只是叮嘱一定要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
前几天一学生到办公室,从“沙游”谈到荣格,我建议一定要读分析心理学。这是因为在心理咨询界,作为一种技术或疗法的“沙游”,能够掌握和知晓的人只能算小众,但作为精神分析王储的荣格和分析心理学却鼎鼎大名,他的“集体无意识”、“情结”、“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等理论众所周知,一旦讲“沙游”时涉及到这些基础,若功底不扎实就会露出马脚。
相比较于弗洛伊德,荣格的著作我读的少得可怜。认识荣格也是在学“沙游”的时候,最先读了文楚安先生翻译的《荣格:人与神话》,这是荣格的传记;通过该书的“再版序”知道了冯川教授,继而读了他的《神话人格:荣格》。可能正因他俩都是文学家,笔下的荣格及其理论非常生动鲜活而没有任何心理学专业的晦涩。
这两本书是文学家笔下的荣格。正因为有这两本书打下的底子,我才有兴趣去读荣格的著作。遗憾的是,他的著作太难懂了,只是在粗略地读过《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和《人类及其象征》这两本后就再也没下过苦功,后来有人推荐我读《红书》,我自知力所不逮,就连涉足的勇气都没了。
在我心中,荣格是个神人,《红书》就是一本天书。
很多人建议我读,但至今未读。荣格再次引起我浓厚的兴趣,是两年前因想比较一下不同的动力学流派对“移情”的不同看法,被告知一定要读《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拿到手后我发现书很薄,本想有重点地翻翻,可扫了一眼“前言”就不能放下,一口气读完了。
这是荣格生命中最好的时候(60岁)所做的一个系列讲座,非常通俗——“清晰易懂,完全没有行话或学究腔”,与成穷和王作虹两位翻译家简洁的译笔相得益彰。
这本书共有五讲,现将每讲中我以为最精彩的段落摘抄如下,供欣赏。
第一讲(第10页):
“人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尽善尽美。如果一个人在思维上完美无缺,那他绝不会在情感上也如此,因为两者不可同时兼得而总是互相妨碍。因此,如果你想以一种真正科学的或哲学的冷静方式进行思考,你就得撇开各种情感价值。你不可能同时为情感-价值所困扰,否则,你会感到对意志自由思考的重要性远胜于对虱子的分类。”
第二讲(第42页):
“集体无意识一点也不神秘,它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而承认集体无意识过程的存在,也只不过是普通常识罢了。因为,一个孩子虽然不是生下来就有了意识,但他的心理也并不是一块‘白板’。小孩生来都有大脑,英国孩子大脑的工作方式不同于澳大利亚的黑孩子,而是以一种现代英国人的方式工作的。大脑生来就有确定的结构,其工作方式虽是现代的,但却有着自己的历史。大脑是在数百万年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它代表着这个历史的成果。很自然,正如身体一样,它携带着这个历史的痕迹,如果你能摸索到心灵的基本构造,你自然就会窥见远古心灵的痕迹。”
第三讲(第79页):
“我们喜欢把自己看作一个整体,但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样。我们并非自己寓所的真正主人。我们喜欢相信我们的意志力、我们的能力以及我们能够做的事;但是临到真正摊牌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所做的非常有限,因为我们受到情结这些小精灵的牵制。”
第四讲(第114-115页):
“在心理疾患的病例里,患者被孤立于所谓的正常人的圈子之外,所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认识到这种冲突绝非个人仅有,它同时也是普遍的苦痛,时代的通病。这种普遍论使病人超脱自己个人,而把个人与人类联系起来。这种苦痛不一定只为神经官能症所独有,我们在极普通的情况下也有同样的感受。比如,你的左邻右舍都比较富裕,而你却突然变得身无分文,这时,你自然会这样想:多可怕、多可耻,只有我才傻瓜一样丢了钱财!但假如大家都丢了钱,情况则大不相同,你就会感到没有什么了。当别人和你处于同一困境时,你感到好受得多。如果一个人迷失在沙漠中,或在冰雪中孤独无助,或担任处于危机中的一群人的首领,这个人会感到极大的恐怖。但假如他只是一大群败军中的一个士兵,他会与别人一起笑啼而全然不觉危险。这儿,危险并没有减小,只是处于群体中个人比起他孤独无援的时候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推荐通读全书,但更希望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五讲”上。在此,荣格所讲的不只是“转移”(transference,即“移情”),还有很多足以让一个心理医生振聋发聩的警示,比如他说——
网友评论
或者说,面对心理学大咖及其著作,正确的姿势不是顶礼膜拜,亦步亦趋,而是要完成从归纳总结到演绎推理的思维转变,回归个体,反复印证。
理论的学习可以帮我们站高一线,而真正坐在咨询室里时,咨询师面对的永远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要做的是把理论当作工具,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帮助眼前的人,而非将眼前的人纳入理论的框架,试图证明理论的合理性。
同时,李老师还反复强调思维的重要性,见他人所不见,才能以差异化思维启发来访者;不要被来访者的故事催眠,要关注他讲故事的方式,以及背后的情和欲等等。
探索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灵,是一个爱与冒险的旅程,心存敬畏,自尊尊人可以走得更稳,磨练思维,增强感受,可以走得更远。
继续加油💪
我想这句话可以用来作为治愈“苛求完美”病症的药。
而它的前提是有“尽善尽美”这个概念的,而概念是人设置的,那就可以通过修改相关参数进行重设,这样的话,像思维和价值情感等问题之间就“可以兼得”甚至“相互促成”。
这样一来,又可以变换成助力兼容并包,积极学习的工具。
每个人的救星只能是自己!
“我们喜欢把自己看作一个整体,但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样。我们并非自己寓所的真正主人。我们喜欢相信我们的意志力、我们的能力以及我们能够做的事;但是临到真正摊牌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所做的非常有限,因为我们受到情结这些小精灵的牵制。”
我们总是喜欢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其实,意志力超级薄弱,特别容易被外物或者我们自己打败,而且意志力就像是橡皮筋一样,总是用它,哪一天就拉得太紧,断掉了。
接纳允许自己的不完美,接纳允许自己的不完美。
正在想,我必不可少的是什么呢?
——我们觉得自己是自己情绪,意志,能力的主人,有些时候却被他限制,掌控不了它。
“梦使一切必不可少的东西都呈现出来。”(第167页)
“病人的主要问题恰恰是学会怎样自己去生活,医生硬插手干预只会有害无益。”(第167页)
“假若病人向你投射来的是一种‘救星情结’(saviour complex),你就得把救星这一角色原封不动地还给他自身。你本人不是救星——绝对不是。”(第168页)
后来,在心理实操课上,李老师让我们记录过一句话很重要的话:“心理治疗基础的目的,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的状态,而是帮助他面对苦难具有一种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这句也出自荣格。
谢谢李老师的今日荐读,虽然暂时读不到书,可是文中的“原文摘录”够我阅读理解一阵了。🤓
这个“多”与“少”的标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真是够大的啊!我怎么就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