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一句话概括的话,那就是不需要!可是我喜欢按照我的经典套路分析我自己。
满足感(需求)不需要
交流无非是交换信息,便于生活合作,感情的交流或者是他们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我活出一副现代版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态度。情感上,可以依靠日记,写作,跑步,音乐,阅读等方式进行交流;生活上暂时属于一种稳定状态,我并不需要和人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也不需要向往上某个平台迈进。总的来说,自给自足,不求发展,安于现状。
欲望
基于以上,没有产生需要沟通的欲望。
思维模式
没有内压:不求发展,没有在此方向严格要求自己;
没有内诱因:我很少有需要向人情感吐诉的需求,或者说已经习惯了将感情寄托于非人类的事物上。生活上吃饱睡好就行,没有极高物质追求。
没有外压:暂时没有。(准确来说,还没到外压强到必须要说话的地步)
没有外诱:吃喝嫖赌抽样样不感兴趣。
人生态度:
1.猪栏思想,懒惰,安于现状?
2.人生价值,暂时没有要创造的欲望。既不向往岁月静好,也不向往颠沛流离?
以上两者似乎都有,可是分析清楚又有什么用呢?不往上发展自己的话,看透自己就等于清醒的堕落着呀……
活着=活死人
不需要感情的输入,也不向周围的人进行感情输出;只靠一日三餐维持自己所需要的能量,靠运动来保持身体的健康,维持个体的稳定性。这种人和死的人似乎没什么区别。
但是,自然界中有一种东西和我很像——那就是一颗待发芽的种子,不交流只是没有需要交流的时候,一旦到了好时机,我这颗种子就会迅速的生根发芽,谁说成长不需要蓄力的?
物是死的,人是活的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无不与之。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我还是得想想我要到哪里发芽……《大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