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心术 不可不知的做人套路

作者: 爱读书的陕北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11:44 被阅读173次

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奋斗着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时代也是个可以暴富崛起的时代,一切都只在于你的抉择和思考。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人的心思也越来越多,人的思想也是空前的灿烂芬芳。不论时代思想如何变换,人存在的根本不会变化,那就是交换价值。建立人脉,交换人脉,共享人脉,不管是互联网还是大数据,一切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要想在人际关系中八面玲珑,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学习人际关系中如何对付他人的手段,从而使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生活中财色兼收。

度心术欺心篇,欺就是欺骗或者说是伪装,这个世界是利益争夺的场所,人性难测,知人知面难知心。为了更好的生存,更好的发展,那我们就不得不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欺心篇讲的就是如何做人与对付他人的手段。

我一直很想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算智者聪明人,什么样的人才算笨蛋愚蠢的人。在我父亲的标准里凡事错事都往自己身上揽,主动认错,息事宁人,为了和谐的关系,委屈求全。凡事把感情放在第一位的人算是聪明人。凡事都是这样思考,却屡屡受害,我开始怀疑父亲的生活观念,直到有一天,我在书上和生活中,找到了答案。

度心术 不可不知的做人套路
智囊和罗织经综合在一起我找到了答案。智囊上智是这样说,一个聪明的人是这样做的,别人取小我取大,别人看近我看远,别人动而愈纷,我静而自正,别人束手无策,我游刃有余。明智是这样说,可以断别人所不能断,可以知人所不能知,害以之避,利之以集,名以之成,事以之立。术智篇是这样说,婉而不遂,匿而不章,诡而不失。罗织经是这样说的,智者善窥人意,愚者固执己见。名为虚,智者不计毁誉,利为上,愚者唯求良善。

综合这俩者,智者聪明,重大利轻小利,凡事都看的远,冷静有城府,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看重利益防止伤害,不被感情左右自己。该诈就诈,该说就说,不该说就不说。

愚人难教,欺而有功也。愚蠢的人不可以教他,欺骗他却有成效。这是对待愚蠢的人办法。为啥说愚人要要欺呢?普通人的第一反应,愚蠢的人固执,不听人劝,你对他说啥他也不明白你的本意。人之所以愚蠢,根本原因在思维方式和眼光的问题。是不是能穿透表像看透本质,这需要思考力和洞察力,很多人都凭感觉行事,懒得观察和思考。

狄青领兵南征。当时朝廷中主和、妥协派势力颇强,狄青部下有些将领怯战,有的甚至散播谣言,说什么“梦见神人指示,宋兵南征必败”。这些无中生有的谣言,令不少有迷信思想的官兵尽皆惶然,笃信此次南征“凶多吉少,难操胜券”,一时军心涣散。狄青一再地说:“我军乃正义之师,战必胜,攻必克。”无奈,官兵们的迷信思想极重,收效甚微,对官兵们的这种表现,狄青和几员心腹大将苦无良策。

大军途经桂林,恰逢大雨滂沱,一连数天,乌云蔽日,无法行军。此时军中谣言更甚,都说出师不利,天降凶雨,旨在回师,这时路过一座古寺庙,见到大雨天都冒雨进香的占卜者不少,终年拜佛占卜者络绎不绝。狄青听了,心中顿时生出妙计。之后对将士们说:“本帅当众占卜一卦,欲知南征凶吉。”说毕,他请庙祝捧出百枚铜钱,说明一面涂红,一面涂黑,然后当众合掌祈祷:“狄青此次出兵南征,如能大获全胜,百枚铜钱当红面向上!”只见他将铜钱一掷,落地有声,果然全都是红色。其实俩面都是红色,将士们惊异万分,兴高采烈,奔走相告,一时士气大振,果然打了胜仗,平了叛乱。这就是为什么愚者难教,欺而有功。

度心术 不可不知的做人套路

智者亦俗,敬而增益也。有智慧的人也会庸俗,尊敬他可以有收益。人都虚荣心,希望在别人面前有优越感,都希望被关注被尊重,人是好面子的动物,给足别人面子,就会有收益。刘邦父子与商山四皓,商山四人都德高望重,汉高祖刘邦多次请他们出山为官,不至。后刘邦宠幸戚夫人,打算另立太子,吕后急找张良商量,张良让太子去请商山四皓出面。后来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请去,成为太子上宾。刘邦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这就是智者亦俗,敬而增益。

自知者明,人莫说之。了解自己的人明智,不要去有说他。自知的人,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自己不擅长什么,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来该做什么,什么不该做。历史有个很经典的故事,曹参打儿子的故事,皇上让曹窋问曹参,为啥不理国政,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谢罪,曹参说你不如高帝刘邦,我不如萧何,既然都弄好规矩,订好了政策,我们不如他们,为啥要改变呢?这就是自知者明,人莫说之。

身危者骇,人勿责之。身处危险的人恐怖,人们不要去指责他。人内心恐惧的时候,就不要指责他,以免带来更大的伤害。英布谋反就是如此,英布本不想造反,在韩信被弄死之后,英布就已经感到害怕,之后又杀彭越,剁成肉酱,送给诸侯王,于是英布起兵造反。

无信者多疑,人休避之。没信义的人多疑,人们不必蒙骗他。多疑的人,你无论说什么,他都不会相信,只有经过证实且有证据,他才会相信。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个经典故事。有一个大臣一日无事,在家与妻妾玩麻将,无意中丢了一张二万,怎么找也找不着。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这个大臣昨天在家干什么,该大臣如实说是在家与妻妾玩牌,请皇帝恕罪。朱元璋听后说:“卿不欺我,朕不怪也。”说完从袖中摸出一张二万扔给了他。如果这个大臣蒙蔽朱元璋说假话,那就死定了。

度心术 不可不知的做人套路

诡不惑圣,其心静焉。欺诈之术不能蒙骗圣人,圣人内心安祥。有智慧的人,能冷静思考且能穿透表像,看到本质,所以任何诈术都骗不了他,对待聪明人,就不要耍奸诈手段。三国时代,有人劝说曹操称帝,曹操拒绝了,孙权也劝过曹操称帝,曹操说这事是把我放在火炉上考,曹操一生不称帝,因为曹操明白当时条件不具备,外有大患,內有忧,地盘也不稳固,一称帝变失去天下心。这是得不偿失的事。

正不屈敌,其意谲焉。正义不能让敌人自动屈服,因为敌人本性奸诈。人本性是虚伪奸诈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是没有愿意屈居人下的。郑庄公弟弟段,是一个母亲的生的,郑武公死的时候,把王位传给了郑庄公,其母亲一直想让段当郑王,让庄公把最富的城池封给段,然后策划一系列阴谋,扩建城池等等,最后造反被庄公打败了。如果没有实力的正义,任何正义空谈。

诚不悦人,其神媚焉。诚实不能讨人欢心,人们在骨子里都喜欢谄媚。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喜欢被奉承的。忠言逆耳,可是没几个人喜欢听。九合诸侯霸主齐桓公,不听管仲劝诫,信任竖貂、易牙、开方,被活活饿死了,刚开始听了管仲劝诫驱逐之后,之后又把那三人招了回来,桓公食不甘味,因为没有在他面前说奉承话。人都喜欢听好的,吃好吃的,这是人性。

自欺少忧,醒而愁剧也。自我欺骗能减少忧虑,清醒却使愁苦加剧。人为啥要自我骗,寻求精神心理安慰,清醒就得面对现实,会加剧痛苦。鲁迅笔下的孔一己,悲惨的生活,让看着都心疼。既然无法做读书人,又不想做苦工,有钱没钱,买酒喝醉生梦死。以此来麻醉自己,来骗自己。

度心术 不可不知的做人套路

人欺不怒,忿而再失矣。被人欺骗不要发怒,愤怒只会让人失去更多。愤怒和冲动让人变得不理智,会造成更大的伤害。秦始皇嬴政和韩非子就是如此,始皇帝为了见韩非子,不惜发动战争,读韩非子的书之后说,能见一面,死无憾矣。之后韩非子为了存韩而来,始皇帝把他关到监狱了,李斯害怕失去重用,就毒死了韩非子,始皇帝后来想释放韩非子,可是韩非子这时已经被弄死了。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性,关注别人不同的特性,然后使用针对特性的手段,你的人生必然如鱼得水。

相关文章

  • 度心术 不可不知的做人套路

    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奋斗着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时代也是个可以暴富崛起的时代,一切都只在...

  • 度心术 识人与控制的套路

    度心第一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 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 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

  • 《度心术》

    度心第一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 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 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

  • 《度心术》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岁月有恒,人事常新。千年共一月,物是人却非,看沧...

  • 度心术

    在中国。纵观古今,凡成大事者,大都享有“御人大师”的美誉。他们谙熟人心,利用人心,善于说服人、引导人、控制人、让人...

  • 度心术

    千古奇书《度心术》又称《攻心术》,书中御人之道,句句精辟,“得人心者得天下” 《度心术》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义府,...

  • 度心术

    度心术原文与译文 度心第一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志大不朝,欲寡眷野;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 不可不知的笔迹读心术

    作者:横竖撇捺 曾经朋友圈疯狂转载过一张图,上面大大字的写着“长得帅的人写字都不好看”(那种疯狂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转...

  • 做人,全看“度”字!

    做人, 最要紧的就是把握好做人的度, 有度制衡,衡而适度,挥洒自如, 那就是高人! 不可不饱,不可太饱 不饱对不住...

  • 请别套路我

    1.套路原来是指一套的武功招式!现在“套路”这个词不知道何时在网络中火起来的!“做人要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度心术 不可不知的做人套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cl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