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转发必究】
很多时候,作为当事人,需要的是鼓励,对在追求什么目标的或希望做成什么事业的事情,对未成年人,作为指导者的前辈们,大多给予的是批评或引导,无论怎么说都是正确的,不会考虑自己的说法是否真实的正确,反正作为前辈的说法没有不对的,然而,初涉职场或创业的年轻人,做事的时候更多的需要可能是鼓励和建立自信,这种效果是无形的,它能挖掘当事人的潜能,甚至是不知道多大的潜能,也会提高一种无形监督的效能,那些不难以坚持的人也会感觉到大家的期待压力而坚忍不拔,会自觉地去做一些平常难以坚持的事情,也不会去感觉到难受,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美好结果在一段时间的操作后会接踵而至地到来,这就是鼓励的作用;很多时候,我们在接受批评的时候,更多的可能是怀疑自己,对自己的行动或做事的方式方法产生质疑,会不自信地在疑惑的氛围下做事,大概率会沮丧且信心不足,造成结果的失败。
因此,成熟的教育者会根据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引导和教育,不会一味地讲道理,该鼓励的时候不吝鼓励,该批评的时候不留情面地批评,恰到好处地掌握最佳的节奏,而不是一味地纵容错误的定位前行,也不会不失偏颇地怀疑正确的方向。
爱读书的人,一般不那么好为人师,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学问或见识不够去指导别人,这些人在提供一些建议或意见的时候是需要我们去聆听和仔细接纳的,那不会是强迫式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钦佩及认识到有益于自己;相反不那么爱读书的人反而喜欢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去指导别人,还觉得是为人好,这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可以听之任之,当姑妄听之就是了,绝不可当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