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听到一个消息,老家一中的校长离世了。
追缅他的新闻和视频在当地传播。
一时间大家都在议论他的离世。
他离开的年纪不大,不过五十出头。
乍一听闻的时候,觉得有些意外。
细算一下,我的高中时代距今已有十几年。
当初读书的时候,和这位校长有过一面之缘。
那时候的他风华正茂,温文尔雅的模样。
后来在校园的图书馆里,读到过他的诗集。
那本集子名为细雨如丝如雾。
很难想象,北国旷野会生出那样缠绵悱恻的文字。
对他为数不多的印象,也是在那时候定了形。
校园里,流传着他的各种故事。
在一中学生们的心中,他的形象也一直都不错。
这些年远在他乡,时常听到家乡那些高中的各类消息。
据说每个学校的管理都在不断升级,学生的成绩也逐年攀升。
每一年,各个高中都有各式各样的喜报频传。
相信这些成果的背后,少不了师长和学生的努力。
而作为一中领头羊的赵校长,也一定耗费了巨大的心血。
因而在他逝世的消息曝光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小镇上的人口耳相传,都在讨论这位校长。
足可见他在学生和老师们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中时期,算得上人生最热血的日子。
高考像是最大的关卡横在未来之前。
所有的人都在那三年的日子里奋勇向前。
清晨的日光,夜晚的皓月。
春夏的雾露,还有秋冬的寒霜。
这些日子像是旋律一样,奏着名为青春的乐章。
誓师大会上,所有的人都对着明天高喊口号。
那时候的我参加各种艺考,又在家里自学文化课。
因而错过了众志成城的盛况。
但可以想见,那位赵校长一定就站在宣讲台下。
为底下的师生加油打气,鼓励他们一往无前。
这么多年过来,他也不知陪伴了多少届学生。
那些人的记忆里,一定也站立了这么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校长。
听闻他逝世的噩耗,这些人也一定在感慨。
时光都是一去不回头的洪流,卷走了年少青春,也带走了形形色色的人。
我们这短促一生,为相聚而来,最后却都得再见。
而有些人,是再也不见。
后来,那些久未见面的人,再难见上一面。
再听闻消息时,已是噩耗传来。
伴随着的,是尘封了的回忆,和追不回的从前。
愿当下的时光缓慢悠长,愿相陪伴的人,久之又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