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读《非暴力沟通》

读《非暴力沟通》

作者: 第十四天 | 来源:发表于2020-06-28 20:13 被阅读0次

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人们常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为了生存,我们必须不择手段。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它的无情。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这导致了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以致不愿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而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爱融入生活”,让梦想中的世界通过我们的转变——使用非暴力沟通,得以实现。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⒈不带评论的观察

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

然而,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

上周妹妹对我很生气,因为她拿到驾照的时候,我说她得意忘形。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脑子里装的都是她得意的场面,不想跟她言归于好。

现在回想她做了什么让我觉得得意忘形的事情,说不出来,我只是觉得她得意忘形,便定性为得意忘形,这明显不是观察的结果,有失公正。

⒉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凡是从他人身上得来的都是偏见,感受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与得来的那些不一样。

实际上,我们很少谈论自己的感受,更喜欢用理智去判断一些事情。

继续上面“妹妹拿到驾照”的例子,我觉得她得意忘形不好,所以不想跟她言归于好,我没有对她表达我的感受,倒是轻而易举让她明白我不喜欢她的得意忘形。那么,当时,我有什么感受?

我清晰的记得当时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时我很烦躁。

⒊体会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①指责他人

为什么指责他人?

指责他人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他人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

如果我们认为“他让我很生气”,那么,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人。

如果我们指责他人,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就不能真正传达我们的心意。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接上面“妹妹拿到驾照”的例子,我很烦躁。我为什么烦躁?因为当时在思考一个棘手的问题,我想要清净,而妹妹拿到驾照后不停的跟我表达她拿到驾照的所有事情,我不厌其烦。

我指责她,是因为她打扰了我的清净。然而,我没有直接告诉她“我需要清净”,我指责她得意忘形,她还以为我针对她呢?如果我直接告诉她我需要清净,她可能就不会跟我争吵,让我得以安静。

然而最开始,我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是清净,我认为“她让我很生气”,所以我理直气壮的指责她。后来,她跟我争吵,我才意识到自己需要的是清净,只是为时已晚,妹妹不想因为我需要清净就放我一马。

②被指责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即是他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

同指责他人一样,我们受到指责时,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所有的批评、攻击、辱骂或嘲讽就会消失。

一旦我们把所谓的批评和指责看作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为处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到这种幸福。

继续“妹妹拿到驾照”这个例子,现在以妹妹视角为视角,妹妹被指责得意忘形,对哥哥很生气,与哥哥产生一系列的争吵,自始自终,她不知道哥哥需要的是清净。

如果她知道哥哥需要清净,也许就不会跟哥哥盲目表达拿到驾照的那些事情;如果她在受到指责时,把那些话当做哥哥表达需要的方式,专注于哥哥的感受和需要,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一旦明白哥哥需要的是清净,就不会有后续的争吵。

③自责

非暴力沟通认为,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我们遇到了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指责的那个人恰好是我们自己,那么,言下之意是:“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自责便自然而生。

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如果我们习惯于将自己视为工具——充满各种缺陷的工具,自我憎恨还令人奇怪吗?

被别人指责的时候,既然我们可以用心体会他人的评论所反映的需要,我们一样可以了解自责所反映的需要。只要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就能建设性地满足它们。

一旦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就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跟妹妹争吵之后,我一度自责,因为妹妹拿到驾照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我却指责她得意忘形,一点都没有好哥哥的风范。

然而,不同的需要对应不同感受,我指责她是因为她干扰我需要的清净,我自责是因为没有好哥哥的风范。

④重获生活的热情

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倾听内心的声音、解决内心的冲突、了解我们的需要,便能重获生活的热情。

现在,我跟妹妹和好如初,我买了蛋糕庆祝她成功拿到驾照;我也告诉她我不应该指责她,只是当时遇到了麻烦,需要安静的思考,请她原谅。

妹妹很高兴,消除了心中的芥蒂,因为哥哥还是那个疼爱她的好哥哥。

⒋具体的请求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做什么。

“我现在很烦躁,因为我在思考一件棘手的问题,我需要清净,请你去跟妈妈分享你的喜悦,知道你拿到驾照她会很高兴。”

如果我这样专注于彼此的需要,我相信,妹妹不会对我感到失望,也不会扫了她的兴致,该有多好。

“请不要打扰我”,如果这样请求妹妹,妹妹也许会觉得我对她不耐烦,也许她会觉得我在命令她,她不会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就是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使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能尊重与倾听他人,最大程度的减少暴力。

相关文章

  • 非暴力沟通践行建议汇总20171030

    建议1、《非暴力沟通》系列书籍共读,共4本,《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实践篇》、《非暴力沟通亲子篇》和《用非暴力...

  • 《非暴力沟通》--day7

    21天阅读共读营 《非暴力沟通》day7 在共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后,脑海里依然想起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

  • 《非暴力沟通》共读3月17日

    今天读的是《非暴力沟通》第六章后面两个小节:请求和命令,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我在想,我们为什么会读《非暴力沟通》,...

  •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07(爱上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07(爱上非暴力沟通) 读《非暴力沟通》一书。既是学习一种沟通技巧、技术,也是一种促进生命成...

  •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这周我们一起共读《非暴力沟通》,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

  • 非暴力沟通19篇

    32篇20200424非暴力沟通 19篇:学习非暴力沟通的体会: 建立小群读非暴力沟通已经30多天了,我深深地爱上...

  • 非暴力沟通(19)

    32篇20200424非暴力沟通 学习非暴力沟通的体会: 建立小群读非暴力沟通已经30多天了,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本书...

  • 2017-10-08

    读《非暴力沟通》之让爱融入生活的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有四大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过程...

  • 2019-10-21

    亲子沟通密码-从非暴力沟通的角度解析非暴力沟通 嘉宾案例分享:凌晨三点,老公还没有归来,有气愤到担心到拥抱 读心读...

  • 拿去|停止撕逼的最好方式“非暴力沟通”!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读《非暴力沟通》了解它被称作“爱的语言”,是借用圣雄甘地所指暴力消退后自然的爱——“非暴力”。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非暴力沟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iw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