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打破社会价值排序
社会价值排序就是一种心理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个概念是我们进入社会、人心真相的入口。
一个由外在评价主宰自我认同的人实质上是一个遗失了真实自我的人。
此处举例又是本人。
大概初三的时候,我很是经历了一段青春期的抑郁自卑纠结、惶惶不可终日。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对自己依然有苛刻的学习要求。哪怕就是头疼、脑袋快要炸掉,我也没放松。当然,这也有一定的效果:我在两次初升高的考试中都发挥不错,入选了城里最好的三所高中的尖子班。这一次外在的肯定重又让我走出自卑抑郁,恢复到那种天下老子第一的状态。当然,这个状态没有维持多久。
我后来想过关于自卑的这个问题。自卑就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别的东西低贱嘛。有一种骨子里的自卑就是在权威的注视下达标。这个怎么解释,比如一个小孩子,小婴儿,他对外界的依赖性很强,为了生存,他必须要让外界对他满意。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恐惧的种子,不满意、不达标是危险的,他可能会被呵斥、被责打。外界对他的评价主宰了他的内心。评价是正面的,他自信、活泼、健康,评价是负面的,他自卑、抑郁、痛苦。
这种心理结构是很常见的。我不想把它和人类进化而来的依赖他人的本能相提并论。我们的确需要社会协作,需要在乎一些外界的看法,但不能到这个程度。一个人如果别人骂他是猪,他就嚎啕大哭,赞他是英雄,他就不可一世。这个人活得是有多苦?随随便便来一阵风,他的世界就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了。
说到底,我们又该回到自我的话题。假如这个人对自我足够了解,自我足够强大,这些外界的非议就不会伤害他。前提是,这个自我是真自我。
回顾上一章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向社会价值排序低头的永远是一个人的假自我。
2.社会价值排序能玩下去的秘密是:必须不把人当人。
人与人是无法比较的,但身外之物可以,于是人们就用身外之物的比较代替人的比较,这就是社会价值排序的真相。
我一个切身的体验是,在官场混,如果是脑子里还是什么人人平等、自由博爱的书生思维,你会死的很惨。就连你手底下的人,你若把他们当人,他们会误解:以为你这个人软弱可欺,没有官威。
3.剥去一个人的社会包装,你在心灵上获得了解放。
这个很好解释。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位亿万富翁,虽然你年轻健康,富翁人老体弱,你可能还是没有直视他的勇气。但如果是在澡堂里呢,你看到一个浑身赘肉的老者,想必立刻就在心理上占了上风。权力,地位,声名等等东西包装起来的那个牛叉的自我,一旦祛魅,再无牛叉可言。
真自我的魅力就在此处,它是真实的,不会被祛魅,它强大你自然强大,还会越来越强大。
今日分享至此结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