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自信。要树立自信必须走出三个误区:
1.有自信就一定能成功:成功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促成的,而很多人认为有了自信就一定能成功,而不去认真 努力,最终当然一败涂地。所以自信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还有恒心、决心、正确的方向等因素,但成功没有最重要的因素。
2.成功最能激发一个人自信:并非成功才有自信,而成功最多能激发一个人的自信,而自信不是成功的副产品,有许许多多的人成功前都经历了无数失败,难道说他们没有自信吗。
3.越自信越好:过度的自信叫自负,不仅对你没有一点帮助而且会损害你自己。
成就事业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具备了这些,困难才有可能被战胜,目标才可能达到。但是自信决非自负,更非痴妄,自信建筑在崇实和自强不息的基础之上才有意义。
没有自信的人会很轻易地放弃任何努力,表现出自己是无用的,而且有时还故意做出逆其道而行之的事情,这时只要给自己一个适时的鼓励,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就能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新面貌。
上一章主要讲了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第一至八个要点,而今天呢主要讲第九至十五个要点。
第九是: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不对孩子说:“妹妹已经会数数了,你还不会,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学的慢一些。总是拿比他强的孩子和他比较,最能挫败孩子的自信。
第十是让孩子偶尔当当家。带孩子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让他交给收银员。逐渐让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钱,让他当家,会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第十一是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衣服。给孩子购买衣物,让孩子自己挑选颜色和款式。也许他选的颜色你并不喜欢,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见被尊重是他自信的开始。
第十二是与孩子平等相处和交流。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电视剧,和他讨论喜欢的人物和台词,对他的观点表示感兴趣。平等的相处和交流是给他自信的阶梯。
第十三是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独立清洗自己的小衣物,哪怕洗得不太干净。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对他的认可。
第十四是鼓励孩子发展特长。当孩子表演背诗、讲故事和唱歌的时候,给他打拍子,表示应和。锻炼他敢于从容登台表演,就是锻炼他的自信心。
第十五是让孩子多和同龄人玩耍。让孩子接近陌生小朋友,积极鼓励他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培养他的社交能力其实就是在培养他的自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