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或写字书法
名言读后(下)之三——臧否(终)

名言读后(下)之三——臧否(终)

作者: 不熟的果实最好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12:14 被阅读4次

(接前文)

一、背景

二、出处

三、前言

四、书的结构

五、高光时刻

4、臧否

《名言》当中,米老臧否前人书法的段落有多处,涉及人物众多。但《评注》提醒,结合《宝晋英光集》的一段《书评》看,结论就更全面。毕竟《名言》为人诟病之处就在“讥贬古人”、“放言矜肆”,多了解米芾的言论有助揣摩他的本意。

1)米芾是一介轩昂士子,造诣精深又领悟非凡。他用自己执着坚守的视角观察,真诚敢言,所论也“要在入人”(指做出切合实际的评论)。

另一方面,即便是同一书者,不同时期、书体、体裁的书作很可能呈现迥异的面貌。比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和行书《仲尼梦奠帖》就会给人一种分离感;柳公权的行书《兰亭诗》也嫌少了一些“山阴矩度”(语出《画禅室随笔》,指《兰亭序》的法度和特征)。

因此以米芾所经的世面,审视这样的翰墨手卷,心里自然有尺度,凭轩发几句“浩歌”也不足为奇。此时说柳书是“丑怪恶札之祖”(《名言》),彼时又称“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宝晋英光集》)。

这里都应指就事论事,脱离开这一帖或一组帖就不知所云,何况书中很多米芾所论的帖、碑和牌现在都已找不到了,我们只能想象一下那个模样。

所以了解米老所指,可以帮助我们尽量避免这样、那样的毛病,这对欣赏书作也是一种有益的指引和参考。

2)精彩的是米芾一次召对,这个故事已广为传播。

米海岳曾任宋徽宗朝的书学博士,御前专事法书事宜。

据说有一次徽宗和蔡京论书,召米芾来,让他在旁边的御屏上用草书写下首两韵诗(指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句数多需要换韵)。御屏是竖放的,诗的文字又多,且看米老仍笔走龙蛇,文字从上而下,其直如弦。徽宗不禁赞赏:“名下无虚士!”(取自《书林纪事》)

《名言》记载了一次单独的召对,整个故事原记录在宋代张邦基的《墨庄漫录》第六卷里,是米芾书法杂论的一则。

徽宗问米芾:“本朝以书名世者有数人,你说说看”。于是,米芾一一奏对。

这里的“不得笔”、“乏逸韵”应该都指二蔡有悖米芾提倡的自然书写,蔡京的字显得安排费工而且拘谨、蔡卞的结体似也过于刻意;三人中蔡襄的功力最为精绝,米芾所指还是写得矜持,没有直抒胸臆。

沈辽的书法很罕见,这一幅见于《古书画过眼要录》;帖中分明还可见颜真卿《争座位帖》的味道,大小不一伦,笔墨细微处也有力,米芾评价“排字”不知是指那个帖,但此帖部分字的结体偏于松散;

所谓黄庭坚“描字”,可能是指刻意让笔画奇宕,左冲右突,几乎有援镜描眉的嫌疑;

所说苏轼“画字”,据董其昌解“东坡先生书,笔俱重落,米襄阳谓之画字”,意思是结体固然好,落笔都偏重,容易抹杀转束处的笔墨逻辑,少“筋”多“肉”,所以容易被人说成是“墨猪”。董和米一脉相承。

所谓的米芾刷字,在明代文人李日华(字君实)解释起来也毫不客气:

“世皆不解其何语,余为诠注曰:

勒字,颜(真卿)法也(李日华指蔡襄书法带有较多楷书的所谓‘颜筋’痕迹,其实《评注》考证范仲淹文章“颜筋柳骨”系泛指,此处李文不准确);

描字,虞永兴(世南)法也(《名言》中米芾评价一干唐代书家‘欧、虞、褚、颜、柳,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是指黄庭坚书法近似唐代的缺点,用笔缺少变化,一以贯之;精力放在结体位置的安排上,难有意韵);

画字,徐季海(浩)法也(《名言》评徐浩于唐玄宗时期字体跟随时君肥俗,既包括在结体、用笔上做了调整,也指用笔偏重而掩盖了一些转束变化的痕迹,这倒是和苏轼书法有接近之处);

刷字,本出飞白运帚之义,意指信肘而不信腕,信指而不信笔,挥霍迅疾,中含枯润,有天成之妙,右军(羲之)法也。

隐然凌轹(轹音立,指欺压)诸老,自占一头地(隐隐然力压诸老,自占头名)。”

米芾自称刷字,李日华解释为如用扫帚,那就一目了然了,其结果是“信肘不信腕、信指不信笔”。

这是米芾刷字的姿势,悬肘写字,给笔端注入臂力,看他的“《王略帖》跋赞”就知道,小字同样有明显的悬肘痕迹,所以米书精绝

信手指,即强调对笔的控制,绝不信笔。掌握了笔力、控制住笔,所以米老才可以称“善书不择笔”

这正如董其昌的拨镫法(悬肘、三指握管)和书论“作书须提得笔起”、“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就是说董其昌也强调悬肘的力度和笔画中转折的痕迹,即体现对笔的控制,这样才能使字不脱书卷气质,并获得儁拔而昂扬的意味。

所以说,悬肘控制也许就是写好字的两条根本法则

《海岳名言》掩卷之际似有所悟,突然感慨百端。悬肘和控制,这似乎是个不难的道理,却从来藏在深山,人间众说纷纭。这部好书本来像珍珠蒙尘,幸亏又遇上一本难得的解读者——《海岳名言评注》。有了这样的精读,我们好像才能窥见米芾聪明绝顶的逻辑世界。

(全文完)

名言读后(上)——背景

问答(五)——什么是文人字

为什么学习书法要懂格律

名言读后(中)——版本和结构概览

翰墨宝筏——思翁大展巡礼

摊卷添灯写压纹

英雄此季赴轮台

故园权作少年游

不添烟柳也春山

问答(一)——书法字库和拇指着力

谷雨忆洛阳

问答(二)——看起来成熟与大字难写

书法核心的字眼

问答(三)——字的结构和悬肘法

多看一眼的要领

春日遣怀——红尘二首

问答(四)——写字别扭和起步的法帖

凌寒亦着枝

哪个才是宋徽宗

云在青霄水在瓶——禅机和书法的疑案

中原北望气如山

苏东坡的归隐

被误读的米元章

无公则无南宋

斜风细雨入汤山

北宋的几个瞬间

几种讥讽

明珠就性赠襄阳

翰墨风流——三个维度看书法

黄鹤楼的鹤是哪一种黄

盲写的状态

酒后的状态

荒原一联

敬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不熟的果实最好(ID:bushideguoshi)

本号文章皆为原创,微信以外平台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谢谢!

相关文章

  • 名言读后(下)之三——臧否(终)

    (接前文) 一、背景 二、出处 三、前言 四、书的结构 五、高光时刻 4、臧否 《名言》当中,米老臧否前人书法的段...

  • 臧否

    从认识这个词的时候起就喜欢这个词,所谓臧否,就是明辨是非,分清好恶。也就是判断之后,给出评价,有太多太多虚妄,“...

  • 臧否

    近来喜欢臧否别人,看了以下的一句《格言联璧》,觉得有些话不能说,要烂在肚子里,这才是功夫到家了。 事属暧昧,要思回...

  • 名言读后(下)之二——筋骨

    (接前文) 一、背景 二、出处 三、前言 四、书的结构 五、高光时刻 3、筋骨 1)《名言》说,“字要骨骼,肉须裹...

  • 臧否一

    1.冯唐最好的句子不是“春风十里不如你”,这句一多半是杜牧的。冯唐最好的诗句是“我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 2...

  • 臧否二

    1.在简书指出别人的字,词,文的问题,会得到什么样的回应? 我的切身体会,有以下三种。 1)表示感谢。 2)视而不...

  • 臧否三

    1.荒木经惟人俗,作品俗,其拥趸也俗。 2.赵鹏的《殇》挺有味道的,但其它的歌就没那么出彩,不能一直听。 3.能一...

  • 臧否四

    1.鸡汤文的问题:一是编造动人但虚假的事例,二是得到温暖但错误的结论,三是总结正确而无用的思想。 2.成功学的荒谬...

  • 名言名句之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所以,最初上网时我的QQ名就叫“宠辱不惊”。博客名及其他一些网名也...

  • 名言读后(上)

    ​六月有幸随同上财校友的读书活动远赴银川,我们在塞上江南彼此交流读书心得。宁夏的大漠长河与湖光山色让人眷恋,校友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言读后(下)之三——臧否(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bu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