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圣贤书友会
十二经脉的重要性——读《黄帝内经》灵枢 经别第十一1

十二经脉的重要性——读《黄帝内经》灵枢 经别第十一1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3-08 15:46 被阅读0次

十二经脉的重要性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人体的组成是与天道万物相对应的。内有属阴的五脏,与自然界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以及五位相对应;

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外有属阳的六腑与自然界的六律相对应。六律有阴阳之分,因此人体就与之相应而有手足阴阳各经;这十二条经脉又与自然界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条河流以及十二时等相对应。这就是人体之五脏六腑与各种自然现象相对应的情况。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十二经脉对维持人的生命,对各种疾病的形成、治疗及疾病的发生都有重要的作用,其虽是初学者开始就应该掌握的基础,但只有不断研究、体会才能精通这门理论。

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医术低劣的医生认为它很轻易就能学懂。而只有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才能够真正懂得,了解其中的奥妙,是多么的困难现在,我想请问你十二经脉之出入离合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岐伯很恭谨地拜了两拜说:您问得真是英明啊!这是医术粗率的人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只有医术高明的人才会悉心地去研究它接下来,就让我来详细地说明一下吧。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岐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今天学习了十二经脉的重要性。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灵枢·经别》记载:“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

    在《灵枢·经别》记载“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 共读《黄帝内经》灵枢卷十:经别篇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

  • 2020-06-02

    《黄帝内经》研习笔记--017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相传源于黄帝,世代口耳相传,后经医家联合增补...

  • 《黄帝内经》中“腧、输、俞”的区别:

    读《黄帝内经》,会经常搞混和分不清这三个字的区别,请看下图及说明。 读《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法...

  • 悬颅穴:降浊除湿

    悬颅为经穴名(Xuánlú)。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属足少阳胆经。悬颅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

  • 素问之【精】

    写在开头:本文提到的《黄帝内经》,仅指素问,不包括灵枢经。 我们知道,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理论,后世几乎所有的中...

  •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书目 (方括号内数字表示所在辑数) 一,经典著作 1)黄帝内经素问【一】田代华 整理2005-8-1 2)灵枢经【...

  • 读书笔记《黄帝内经素问》1

    前言摘要 《素问》与《灵枢经》合称《黄帝内经》。我国医学史上丰富多彩的各医学流派的理论观点,也大多渊源于《黄帝内经...

  • 益心气、宁神志、解抑郁——间使穴

    间使 别名鬼路。 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 间,间接也。使,指使、派遣也。 该穴名意指心包经...

  • 中封穴:息风化气、清泄肝胆

    中封为经穴名(Zhōngfēng)。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悬泉。属足厥阴肝经。中封是足厥阴肝经五输穴的经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二经脉的重要性——读《黄帝内经》灵枢 经别第十一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dh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