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辩证法简义二十 :绝学无忧

《老子》辩证法简义二十 :绝学无忧

作者: 一灯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2-28 13:04 被阅读0次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 ,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一、绝学无忧。

      反对一味地学习别人和模仿别人,即反对盲目的信仰,就不会犯错误而导致困惑忧虑。

必须反对“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式地向别人学习,不可照抄照搬,必须反对盲目的信仰,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共性中保持个性。

所以,只有旗帜鲜明地反对迷信,反对盲目信仰,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犯主观主义错误,才能树立科学的合于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二、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恭敬与奉承,相差有多少?善良与恶毒,又有多少区别?人,唯阿不分,善恶不分,是可怕的,不可不怕!

因此,树立唯物的辩证的合于道的“是非观”与“善恶观”是做人的必要条件,也是有觉悟的领导者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的唯一选择。

三、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 ,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像拓荒大自然一样,学习是无止境的,是无边无际而没有尽头的行为。正如屈原在《离骚》中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也正是从唯物主义的哲学角度论述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掌握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也用知识的无限性进一步体现了大自然是无限的。

      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名来,皆为利往,皆以获取权位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如享受王公贵族的特权,又如荣登将相重臣的高位( “太牢”,是自古以来的第一祭祀等级。《周礼·膳夫》云,王日一举太牢。《礼记王制第五》: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这里的“太牢”暗喻为王公贵族。“春台”,一指春日登眺览胜之处。后亦指饭桌。原指古代礼部的别称。在本章中为“礼部的别称”,为“礼部”,暗喻为将相重臣。 )。而我却淡泊名利,淡泊权位,不让争夺权位的私欲发展成为学习的唯一宗旨。如同婴儿般的纯正无贪欲,童心未泯,一件接着一件干(不争权夺位),一次又一次的不断重复,一副不干完不达目的不想回家休息的样子。

      世人都在努力积蓄更多的财富,多多益善,而我却似乎愿意放下过多的财富。我这种行为看上去就是一个又愚又笨的傻瓜蛋。正如一股股初出的清流,世人都渴望人生风风光光,而我却甘愿人生平平淡淡。世人都高谈阔论,一到精明无比的样子,而我却谨言慎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谦虚处下,胸怀宽广,宛如大海一般,水天一色。勇往直前,无怨无悔,宛如疾风一般,言行一致。

      世人都默守陈规,习以为常,唯独我追根究底,见素抱朴。《楚辞·渔父》中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其大意相近,只是角度不同而已。而我唯一与一般人不同的,是我无比遵循大自然规律,无比重视事物发展的本质所在,即共性包含着个性,个性体现着共性。

        因为世界是物质的是无限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运动规律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人的生命和主观认识是有限的。简单的说,世界是客观的无限的,而人对世界的主观性认识却是有限的。坚持客观地认识世界,克服主观主义、盲目性、片面性和绝对化,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所以,有觉悟的领导者,必须树立唯物的辩证的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郑裕波 校注)

相关文章

  • 《老子》之绝学无忧

    今天听了一节玉英老师的课,讲的是老子第二十章的第一句“绝学无忧”。一层意思是什么都不知道,就不会痛苦。孩子整天都很...

  • 21.问道老子:什么是“俗人昭昭”的“不知常妄作凶”?

    21.问道老子:什么是“俗人昭昭”的“不知常妄作凶”?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二十章原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

  • 今日阅读摘记

    《<老子>天下为公》之《第20章》:绝学无忧 【原文】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

  • 《道德经》个人学习笔记(十)

    二十章: 绝学无忧:老子最鲜明的言论,与学问知识隔绝,就不会有忧虑。有很多人认为,老子的言论是对那些悟性高的人来说...

  • 见素抱朴

    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谓不为外物所牵。 语出《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素抱朴、绝学无忧、...

  • 不能理解的“绝学无忧”

    摘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 绝学无忧

    苏辙解释说:不知性命之正,而以学求益,增其所未闻,积之不已,而无以一之,则以圆害方,以直害曲,其中纷然,不胜其忧矣...

  • 绝学无忧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绝学无忧

    老子反对人有太强的攻击性,要收敛,不要锋芒毕露,不要太争强好胜。要功成身退。这些我都同意,但我却不能接受因...

  • 绝学无忧

    在现在的成长方式,是需要在未来中成长。我们以往从过去的经历中学习的方式是错误。我们过去的发生的一切经历经验都只是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辩证法简义二十 :绝学无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ix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