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揪着错误不放

作者: 简言joyce | 来源:发表于2022-04-15 21:35 被阅读0次

今天是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15天,以下是今天学习的内容。

0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哀公:鲁哀公,姬姓,名将,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

宰我: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宰予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门弟子中唯一一个曾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

社:社稷。“社”是土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稷”是谷神。古代人认为没有土地就无法立足,没有谷物就没有粮食。因为土地广博,不能一一加以祭祀,所以建立社坛,进行祭祀。仲春(即农历二月)祭祀一次,祈求有好的收成。仲秋(即农历八月)收获庄稼再祭祀一次,报答、祭祀社神,稷神。

战栗:恐惧。“使民战栗”是隐语,鲁国三桓把持朝政,宰我劝谏哀公用武力诛灭三桓,恢复君权。

这句话的意思是:哀公问宰我,土地庙门前该种什么树。宰我回答:“夏朝在社坛种植松树,殷朝种植柏树,周朝种植栗树。”又说:“种栗树是为了让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和挽回了;既然是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学习心得:

这里出了三个成语,分别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告诫我们要处理问题及待人要宽厚、仁爱,不要揪着别人的错误不放,而要循循善诱,避免再犯错才是最重要的。

0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管仲:名夷吾,齐桓公时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

三归:三处豪华的公馆。

摄:兼任。

树:树立。

塞门:在大门囗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反坫(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太小啦!”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豪华的公馆,他手下的人从不兼职,怎么能称得上节俭呢?”“那么管仲懂礼仪吗?”孔子说:“国君在宫门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自家门口立了影壁;国君设宴招待别国君主、举行友好会见时,在堂上设有放置空酒杯的土台,管仲宴客也就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

学习心得:

查阅资料显示,这里孔子之所以认为管仲“器小”,一是管仲缺乏节俭的美德,二是管仲不遵礼制。在孔子的思想中,礼制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管仲不遵礼制,当然称不上君子。在古代道德评价中,节俭占有很大的分量,而管仲生活奢侈,故而受到孔子批评。

那问题来了:遵礼和节俭与“器小”有何关系?在孔子看来,遵礼是对传统和制度的敬畏,节俭是对自己欲望的约束,越礼必然狂妄,奢侈必然放纵,狂妄放纵的人肯定偏狭,容不下不同思想和持不同意见的人,故曰“器小”。 

0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同鲁国乐官谈论音乐,说:“音乐是可以分析的:开头是轻缓但不明确的合奏;随后是纯正、主题清晰又绵长不绝的音调,这样就完成了。”

学习心得:

1.让我们知道了音乐的套路,以此来听古典音乐,可有进益。

2.孔子非常重视乐,他说要以礼治身、以乐治心,乐是调和我们的心地的。所以孔子以乐治心,让心地和谐美善,不是光为了听那个音乐美妙享受而已,真正就是用它来治心。

0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地名。封人:镇守边疆的小官。请见:请求会见孔子。

从者:随从之人。二三子:你们这些人。患:忧愁,担心。

丧(sàng):失掉官位。

木铎:以木为舌的铜铃,古代用以宣布政教法令。

这句话的意思是:仪地的一个小官请求会见孔子,说:“凡是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没有不求见的。”孔子的学生们领他去见孔子。出来以后,他说:“你们几位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因此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教化天下。”

学习心得:

1.于木铎的知识:孔子以木铎自况,说自己是上天派来教化民众的。因为孔子长年从事教育,此后“木铎”就成了教师的别名,木铎的木舌就可被比作教师的“教化之舌”。北师大以“木铎”作为校徽标志物,木铎金声,就成为北师大的一种标志了。

2.知音难得:仪封人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可谓目光如炬的识人之语,堪称孔子知音

0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相传是舜时的乐曲名。《武》:相传是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美:指乐曲的声音美。善:指乐曲的内容美。

这句话的意思:孔子评论《韶》,说:“乐曲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评论《武》,说:“乐曲美极了,内容还不是完全好。”

学习心得:

仁德的蕴含的是善,而好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就是美。也就是说,如果能将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就是尽善尽美。虞舜时期的《韶》乐,有着浑厚的道德基础,而且形式完美,是尽善尽美的。但是,到了周武王时期的《武》乐,虽然在形式上也是完美的,可是在道德基础上却存在着缺憾,只有尽美没有尽善。

0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不能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恭敬,遇丧事时不悲伤哀痛,这个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学习心得:

领导者要宽仁、宽厚,要有做人的眼界和开阔的胸襟,如果要求很严苛,为人精明,必然使人畏惧,离心离德。若是没有宽容的胸襟,眼界狭隘,领导者就很难吸引人才,不会有大的作为。

相关文章

  • 别揪着错误不放

    今天是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15天,以下是今天学习的内容。 0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

  • 请给老人留点面子

    谁都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能揪着别人的错误不放。特别是对于老人,我们应该体谅他们,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能在别...

  • 无标题文章

    朋友多好 情人多累 少一份心 星空灿烂 别揪着不放了

  • 揪着过去不放手

    如果一直执着于过去的小纠结、小委屈,最终苦的还是自己! 已经好多年不再提及过去,结婚如何、怀孕如何、生...

  • 【100】对孩子的错误不要揪着不放

    假若挨骂变得像家常便饭般的轻松平常,久而久之,孩子对任何的责骂都感到无动于衷,起不了作用,同时他也会因此而丧失了自...

  • 别揪着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不放

    我昨天停车的时候,弯转小了,车身在柱子上蹭了一下,蹭出了很多刮痕,听到剐蹭声音的时候,我心疼一下,听到声音很响,然...

  • 不要揪着一个小错误不放

    相信很多人都有见过那些喜欢记着别人的小错误不放的人。他们说不上很讨厌,就是会让人想远离他们。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人,...

  • 是否应该揪着个人不放

    如果说:资(qi)本(ye)家是“资本的人格化” 那是不是可以类比:男性是不是“父权的人格化”? 如果说,我们“对...

  • 请放下男朋友的前任好吗

    经常看见这样的说法,前任都过去了,过去的事儿还揪着不放有什么意义呢?但我觉得揪着不放不是为了寻求意义的,只是想听到...

  • 成年人应该对自己负责

    如果一直揪着同样的问题不放,真心受不了。 很多时候,明明是很小的事,如果揪着不放,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 所谓三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揪着错误不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nq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