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篇中提到,战争是万不得已才会采取的手段,于是接下来就主要阐述军队的实力相关内容。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善于打仗的将领,先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后等待敌人松懈,一举击败敌人。所以,不被敌人击败的关键在于自己,而能否击败敌人的关键在于敌人。善于打仗也只能做到自己不被击败,却不能保证一定能击败敌人。
这里其实呼应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了解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了解敌人才能把握敌人的漏洞。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真正擅长打仗的将领取得胜利,是没有智谋百出的名声,也没有勇冠三军的功劳。他取得胜利不过是不出差错。不出差错的话,他的行动就必定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战胜的也不过是已经露出破绽的敌人。也就是说,优秀的将领,在立于不败之地的将领,是不会错失击败敌人的机会的。
狭路相逢、针尖对麦芒似的胜利不是最优的。真正的将领,会把胜负在短兵相接之前确定下来,所以到了战场上已经没有悬念了,越多的变化,说明战前准备越不充分,这些都是优秀的将领需要避免的。
网友评论